搜尋此網誌

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The problem of the nation

The problem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at its people and governments are too fond of poeticizing everything, so much so that they mistake methaphysics for their life, and rob their life of all poetics.

广告与强权

强行弹出的广告
如同强权一般
强迫你
成为他们利益榨取机器上
的一个螺丝钉。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婴幼儿睡眠训练个人经验

婴幼儿睡眠训练个人经验


【主要根据个人经验探讨0-2岁婴幼儿的睡眠习惯养成经验,笔者两个孩子,一个22个月,一个4个多月,以下经验和观点,仅供参考,也欢迎指正。】

1. 0-4个月期间:我们家老大倬云没有进行睡眠训练,一般把他放在我们床上或者大人床边的睡篮里;孩子每2个小时左右要喂奶,夜以继日,“黑白颠倒”,每次喂完奶还要拍嗝几十分钟,夜里每次醒来要折腾一两个小时,有时候要抱着很久或者用婴儿车推着转圈很久才肯睡去;孩子没有完整睡眠,大人痛苦不堪,身心憔悴,大小人的脾气和状态都很差。

2. 4-6个月期间:也是放在大人床上或者床边睡篮里;倬云偶尔可以连续睡眠3-4小时,但很不规律,间断性睡眠远远多于连续长时间睡眠。我们开始在育儿群咨询朋友,也在网上找中英文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从西人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大女儿半岁开始就分床、分屋单独睡,他说一开始哭一两次,看着房间里的监控摄像头,如果没有大问题,就不管他,大概哭十多、二十分钟就睡了,这样两三次,就养成了习惯,半岁以后,基本上都是晚上七八点一觉睡到八九点。我们真是羡慕嫉妒悔恨。了解到的睡眠文献也说,婴幼儿期间睡眠是可以、也应该训练的,如果不养成良好睡眠,将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睡眠习惯甚至健康状况,因为婴幼儿是需要大量睡眠的【10-15个小时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孩子睡好了,大人也可以充分休息,精力充沛,也更有利于育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独立睡眠,对婴儿独立人格的培养也可能有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些文献认为孩子半岁以后,不需要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喂奶一次,有的孩子这种习惯持续到两三岁甚至更久,这是一种“后天获得性习惯”【说白了就是“惯坏”的习惯】,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夜里还是每两个小时左右要喝奶,这很可能是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根源。在育儿群家长、身边朋友和各类文献参考资料的启发下,我们也准备开始睡眠训练实验。

3. 7-9个月期间:开始少放大人床上,多放在睡篮里睡觉,不是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哄或者喂奶催眠,而是观察一会儿。睡眠时间稍有改善,有时候会持续睡眠四五个小时,但间断性睡眠还是多于长时间睡眠。

4. 9-12个月期间:开始放到有围栏的婴儿床里面进行睡眠训练,每天晚上睡觉前有一套大概的“睡眠仪式”:洗澡、换衣服、换尿片、带到房间睡觉【如果很活跃就再玩一会儿】。最开始放到围栏床里面,孩子会放声大哭,大人就在同一个房间旁边的床上背对着孩子躺着,任他大哭也不管不动,他哭了10-20分钟后,就停歇下来,躺下去不闹,一会儿就睡着了【有时候偶尔还会做起来看一下、哼两声,不要管他,一会儿就又倒下去睡了】。大人等他睡踏实,就关掉夜灯,轻声离开房间。以后每次都是类似做法,孩子的哭泣时间也从10-20分钟缩短到4-5分钟,而且哭声也小很多,他知道哭声也威慑不到大人,就放弃了,到最后根本不哭不闹。孩子其实一直在观察、学习和适应。大人也需要弹性地与他斗智斗勇斗“狠”。这个工作最好由原则性和敏感性都较强的家长来负责,心软的家长很可能功亏一篑。一两周左右,这个固定的睡眠习惯就养成了,半夜偶尔会醒一两次,一岁以前如果闹得厉害,偶尔喂奶一两次,但只有闹得不可开交、而且大人无力应对的时候才给奶喝,一般都是不管他,否则习惯就被破坏了。倬云这种长睡眠一般是晚上八九点到早上五六点,虽然和西人朋友孩子十二三个小时的相比还有差距,但大人的睡眠得到了极大改善,感觉度过了人生的一个难关。

其他要点和启发:

1. 婴幼儿白天也会睡觉,但随着年龄增加,应该是白天睡眠逐渐减少,晚上的睡眠相对稳定在8-12个小时左右。很多西人的孩子据说两三岁以后白天也不午休不睡眠,但晚上一觉睡是13个小时左右【我那个西人朋友的两个孩子都是如此,令我羡慕不已】。

2. 一岁以后,倬云白天可能会睡一次到两次觉,一共2-4个小时,一般上下午各一次。一岁半以后,一般白天只睡一次。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是,如果白天倬云睡眠过多,尤其是如果他的睡眠发生在下午四五点以后,那他很可能晚上睡觉晚、容易半夜醒,而且早上可能三四点就醒了。简言之,一岁半左右的孩子,白天如果睡觉,最好让他上午或者中午左右睡,如果下午四五点睡觉,最好不要给他提供太安静的环境,从而让他不会睡太久,颠倒“黑白”。

3. 运动与睡眠的关系:会走会跑以后的幼儿,白天的活动量越大,晚上睡眠可能也越好。倬云现在22个月,每天晚饭后大概八点,我们都带他到附近的儿童游乐场去玩耍,而且故意逗引他奔跑一段时间,消耗精力,免得晚上闹腾。

4. 尿布状况/奶水摄入的状况,可能也影响睡眠。一两个月的婴儿每天晚上可能换10多张尿片;四五个月的可能两三张;一岁左右的可能一两张或者不换;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如果晚上不是吃了很多高水分的东西,是可以不换尿片的,但要用夜用的吸水性较好的尿片。倬云一岁自动戒除母乳,之后白天除了正常喝水,一般会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各喝200毫升左右的牛奶。昨晚晚饭后吃了一些西瓜,今天早上五点多就醒了,尿布漏了一些尿,否则可能睡得更久。【倬云伴随以前晚上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吃喝拉撒闹”,尤其是吃喝拉撒,感觉简直就是吃喝了就拉撒,晚上主要就是在这两个活动之间循环,其实吃喝那么多,估计也没有留存多少在身体里,即便留存了,估计以后也更容易患上肥胖症啥的,而且晚上吃喝那么多,估计对孩子的肾脏和身体发育和不是好事。】

5.哭泣的原因:根据我们对两个孩子的观察、以及其他家长和文献的一些说法,小孩子哭泣的主要原因是饿了、尿布湿了、困了、情绪不好、病了。最后一个原因导致的哭泣比较复杂,包括湿疹、肠绞痛(很多人不熟悉这个词汇,可以去查一查)等小毛病,以及感冒发烧等较大的问题。疾病导致的哭泣一般比较长久和激烈,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其他非疾病原因导致的哭泣相对简短温和一些,找出原因并及时应对,较好解决,不必过于惊慌。倬云晚上睡眠训练的初期,都要哭一阵子,那个显然是情绪引起的,那种情况如果一直迎合他,让他在该睡觉的时候、该单独睡觉的时候还不睡觉,需要各种哄骗才能睡觉,也会助长他的脾气,甚至成为其性格不良的因素之一。

6. 灯光效果等因素:一两岁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十分有限,与他们进行“理智”的沟通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比如你跟他说该睡觉了,不睡觉就如何如何,他可能不懂,不管用。有一阵子倬云就是这样,我们十分受挫,但有一天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不错且持久有效的点子:晚上“洗澡-换衣服-刷牙”这个睡前“仪式”进行之后,如果接近十点,他还不愿意睡觉,我就自己或让家人关掉家里的所有大的电灯,只留下厨房小灯或者一个夜灯,然后跟倬云说“天黑黑,要睡觉了。”倬云对“天黑黑”有一种比较畏惧的心理,可能也觉得“天黑黑”之后就一定要睡觉,所以一熄灯,我赶紧趁热打铁说“天黑黑,要睡觉了,爸爸抱你和小狮狮一起上楼睡觉觉。”然后他就十分配合了,几乎屡试不爽。上楼后,我还告诉他说“熄灯灯”,然后他就十分配合地按掉楼道里的灯开关【他平时有时候喜欢玩开关等东西,这个让他熄灯的习惯既迎合了他,也成为“睡眠仪式”的一个小环节】,进到他的房间后,我抱着他,再告诉他“关门门”,然后他就会伸出手把自己的房间的门关上【他平时也总喜欢研究各个房间的门,开开关关不停】;然后我就把他放在自己的围栏床里面,亲吻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就到他对面的大床上躺下来背对着他【后来这个程序熟悉后,我亲完他的额头后就问他”爸爸在哪儿睡呀?“他就指着对面的大床说”那边“。】假装睡觉,一开始是不能玩手机的,一点点光亮孩子都能觉察到,就会扰乱计划和习惯,所以一开始几周陪睡的家长都不玩手机,后来孩子习惯慢慢养成,我有时候就蒙着毯子,在里面玩一会儿手机;到现在,我背对着倬云,面靠里面,把手机放得很低,也不太亮,基本上也不影响了。【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几乎都不玩手机,只是用手机放一些歌曲音乐听,所以倬云觉得手机的功能就是“放歌歌”。】

7. 孩子习惯养成的主导因素:孩子的培养,一定要有一个主导因素。正常而言,这个因素应该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毕竟他们有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相对而言更了解孩子,也更应该具备比较科学和现代的育儿知识和比较敏捷的思维。家里如果有很多人帮忙带孩子,最好能在大的方面达成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发表不同看法、发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指令。比如睡眠训练,一开始肯定是要面对孩子嚎啕大哭的,这时候只能一个人在旁边陪伴,而且要”铁石心肠“忍住,其他家长不得干涉,否则习惯永远养不成,而且聪明的孩子知道有人”撑腰“,以后很多好的习惯养成也就痴心妄想了。我们最近在给倬云训练吃饭,一岁左右的时候,他有一阵子试图学习用手自己抓饭吃,但后来因为有外公外婆帮忙,总有人喂饭给他,导致20个月的时候,他依然需要别人喂饭吃,而且似乎越来越难喂,因为他自己不动手,他吃饭的时候还需要手里拿着其他的筷子、勺子或者瓶盖等小东西不停地玩弄捣腾,很麻烦,而且饭吃的不好。21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买了一截截的那种小意大利面,用西红柿肉末香菇煮,味道不错,然后就试着让他自己手抓着吃,居然就成了,然后因势利导,连续几次让他自己手抓面条或者饭,再接着让他用自己喜欢的勺子或者叉子吃饭或者面,三四周以后的今天,他大概有一小半时间可以自己吃饭。他自己吃饭的时候,占据了双手【大概也占据了大脑皮层的某一些部分】,他也就不再东张西望、要这要那,大人根本不用理他,也终于可以在一年多以后安心地吃几口饭了。孩子学习吃饭的过程中,难免会比较狼藉,偶尔也会叽叽喳喳说些似懂非懂的话语或者提出要求,这时候我的原则是”甭理他“,只要他不闹腾,就别管他,否则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小动作就又被他”粘住“,难以脱手。安全方面我也是这样的原则:只要没有明显的危险或障碍物,大人在应该尽量地”撒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比如在草地上或者地毯上,如果周围没有尖锐物品,孩子撒丫子但脚步不稳地跑,我就让他跑,摔倒了又怎样?还可以爬起来,而且让他知道他自己不小心摔倒是会疼的。

8. 经验、文献来源:父母长辈以及别人的经验和说法,一定要甄别采纳,要多看多、对比、多思考。建议多听、多看、多研究和多讨论。文献方面,如果语言不是问题,建议一定要看看中文以外的一些帖子和文献,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视角,这样也许就能超越“中国女人坐月子是因为体质不同”的视角。有时候,同一件事情,中英文的解决方案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