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该如何与2017年告别呢

这北美的冬夜,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气温也一直徘徊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是公元2017年最后的一个冬夜;再过不到一个小时,时光的表盘就转到2018年了。所谓的新旧交替,其实是一种人为的仪式,据说人生是需要仪式感的,否则就短缺了几分意义。可我觉得未必。把仪式搞得再多姿彩、来年却一成不变,其实也不过是一种自欺罢了。但多数的人,不正是如此么?然而,多数的人,如果没了这些个大大小小的仪式,生活便越发显得虚空苍白了。这倒是仪式的一种悖论式意义。

我也不能免俗,在微信圈里发了两句话、几张图,甚至还破了自己一年内不再晒娃的“诺言”,发了倬云的照片;这还不算,我还打算在这个鲜为人知的空间,正襟危坐地考虑如何向稍纵即逝的2017告别呢。

按照比较高雅的一种俗套,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似乎是告别的好方式,我也来照搬一次吧。

过去的这一年,我人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倬云的降生。说它最大,是因为这件事情实在占据了我和家人的最大的精力和心思。从一年前他开始孕育,我们就每天高度关注他了;他出生后的这接近两个月里,家人的时间,更是大多数都投入在了他身上,他简直成了我们这个家庭的恒星,我们这些成年人卫星般围绕着他这个不会说话、只会哭喊的幼稚孩童旋转。孩子的降生前后,也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插曲,但还好,我们都比较顺畅地应对和克服。如今,一切都颇有规律地运转着。我们围绕着孩子旋转,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生活,更不意味着我们以后会永远以孩子为中心且溺爱他,那不是我们这个家庭的传统,更不是我个人的风格。我们会给云宝充足的爱和关怀,但我们也会知道溺爱的界限。虽然以前对养孩子的付出估计过低,劳累很多,但孩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依然大于疲累,是一件乐在其中的苦差事。孩子是两个生命合奏出的天籁般美妙音符,但维护这个音符,也要付出超乎寻常的代价。这个代价,对女性要更大许多。

2017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远渡重洋的团聚。云宝外公、外婆的到来,既让我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也在对付这个小家伙方面,给予我们极大的后援,否则我们还真可能手足无措。

8月份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差事,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工作的每一日,应当怀着踏实的心思和善意,发挥好自己的职能,力图消解或缓和这世上的一些纷争和困难。

这一年的年初和年末,也参加了两个证书的学习,一个是急救,一个是驾照。急救证书已拿到,那个培训的课程含金量特别高,觉得每一分钟都是真金白银;驾照的车内学习被这大雪阻隔,估计要年后了,教练的理论课比较捣浆糊,也许只能指望拿个证书去抵扣一些保险费用了。不过说实话,驾照课程,我学得也的确没有那个急救课程认真热情,可能一开始就不大喜欢这个教师的缘故。第一印象太重要了。我其实自觉没有感情用事,而是在我经历世事的眼里,这个老师实在是有些自作聪明。

这一年又看了一遍《红楼梦》,也看了《废都》等其他一些书,但数量实在少得羞于提及;最近在看《沧浪之水》,已进展了大概四分之一,准备放弃,因为已经看出了作者的风格和故事的预期走向,文采和叙事都不错,但又都不能达到令我手不释卷的程度,准备转向刘慈欣广为传颂的《三体》。

这一年看了很多电影,大概不下80部;有不少好片,但大部分都是刺激感官的快餐食品,一定程度上也败坏了我的审美肠胃、搅扰了对影视的敏感阙值。明年不能再这样贪吃。不管书还是电影、还是交友,都应该找最精华的那些,毕竟时间太有限了。

这一年断断续续地锻炼着身体,身体状况比在上海好很多,颈椎和脊椎的毛病没怎再犯。最值得一提的,是云妈怀孕那段时间,我每天下班步行5000步去她单位等候一起坐车。那一两个月里,平均每天要走一万步左右。上半年住在公寓,健身房每周也去两三次;后来搬走了,每周也有两三次,在下班的时候做几十个俯卧撑和其他简单运动。这个习惯,新年里要发扬光大。即便买了车,也不能动辄油门;不利环保,更是不利身心。

这一年开始比较多地喝红酒。每瓶1500毫升,现在是第三瓶了。每周大概四五天晚上,晚饭后喝上大约50毫升,那种比较清淡的ROSE红酒,对我原本虚弱的肠胃特别利好,消化功能增强了许多。我喜欢红酒,但应该不会酗酒。

这一年的朋友圈和微博发得有些过多,看得就更是太多了,耗费了极多的时间。如果说看垃圾书籍和电影是浪费时间,那过多地浏览社交媒体和新闻八卦,就更是虚掷生命。我们的生命,应该被用来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去看别人的表演。使人们迷恋上社交媒体和智能设备,也许是那些背后的技术怪才和资本大鳄试图将人类变成牵线木偶的一个尝试。

这一年的思考不少,主要体现在微博和博客上,这完全替代了过去的笔记本日记。微博简直可以随时随地地反映你的思考和观察,但过于频繁的发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观众读者的骚扰。朋友圈也是这个道理。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说的每句话都是金口玉言;凡夫俗子,更应该谨言慎行,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欲望引领自己。我们在微博和朋友圈上的表演欲望,很可能与食欲、性欲及排泄欲一样,是一种接近本能的低级欲望,我们这些自封为高等动物的四脚兽,实在应该控制下这些横流的欲望,以免它泛滥了自我,淹溺了灵魂本来的闪光点。我钦佩和赞赏一位叫@关山瘦的微博朋友,他惜字如金,每个月也就那么一两次,但每次的长度和深度都蔚为可观、令人流连,每次的留言,他也认真回复,这多么弥足珍贵。我跟他说,下次有机会见面,要请他喝酒。是他的克制又奔放的文字,使得我这样一个不善交际的人居然想请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喝酒。这才是真正的人之间的“交往”。

这一年的牢骚也很多,主要体现在微博上,毕竟也只有在那里,才能发出一些牢骚,可能因为那里的熟人少的缘故。然而这些牢骚都是空穴来风,毕竟过去的一年(现在已进入2018年),实在有太多令人痛心和悲愤的事情。我留意到,很多朋友随着年岁渐长,似乎都渐渐的更加平静了,大概他们知道这个社会,是多么地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相反,倒是绝多数的人,被世界改造着。《沧浪之水》讲得就是这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来年,要少一点牢骚和激愤,多一些克制和理智。不能失去激情,但也不能让愤怒和愤世嫉俗燃烧,影响自己的观察和纪律。来年要试着进行冷静深刻的观察,系统地记录所闻所思。

过去一年的最大不足,是大方向依然摇摆不定,从而没有坚定的行动来执行。这一点是令人可怕的。不惑之前,一定要在某个地方站稳脚跟,否则,人生估计也就渐渐凝固了。

2018不会是一个新年,除非用双手创造出、用双脚去走出新的路子。不仅2018,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和每一个人生,都是如此。

我眼前又浮现当年舍友电脑屏保上的那一行小字:

EVERY MOMENT IS ANOTHER CHANCE.













你的故乡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有多少大?

先诉说教育。我生长于中部地区一个山村,后求学工作与沪上多年。师资方面,2010年的时候,我故乡村镇的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是那个地级市师范学院的大专或本科毕业生,而沪上中小学教师,很多是沪上一本或者重本的硕士研究生,而这些研究生如果到故乡去就业的话,甚至可以到当地师范学院当老师。也就是说,从院校和学历上而言,沪上中小学教师几乎可以做我故乡中小学老师的老师。近两年,沪上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估计很难到我故乡那个师范学院当老师了,但故乡中小学的师资主要还是来自本地师范学院,而沪上稍微好一些的中小学老师,已经开始招录大批海龟了。待遇方面,故乡中小学教师的普遍工资两千到到三千,沪上中小学教师工资普遍应该在六千往上;教师”外快“的收入,沪上就更非一倍两倍于故乡。学校数量方面,故乡整个地区800多万人口,省重点中学就那么一所;高等教育比起来就更是落后,两个普通本科,一所技术学院。 再说人口。我故乡那个地级市接近两万平方公里,是上海的大约2.5倍,但800多万的户籍人口当中,有200万左右成为了服务于外地大城市的流动“DD”人口(实际上,这些还知道“穷则变、变则通”的人口,在本地还属于脑筋活络、四体勤劳的”高端“青壮年人口)。而上海目前2400多万人口中,流动人口一千多万。人口的流入、流出状况,标志着这一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及资源的多寡,也进一步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和资源状况。人口现在就是资源,就是一种财富。 医疗更加不容乐观。800多万户籍人口的地区,只有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上海是28所,北京是30所。上海户籍人口是故乡的2倍不到,常住人口是故乡的4倍左右,三级甲等医院的数量却是故乡的28倍!而且,恐怕上海最差的三级甲等,其医疗水平及设施,也高于故乡。 收入方面,2015年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是2020元,故乡是1450元。 人均预期寿命方面,根据维基百科2013-2016年的数据,上海是82.75岁,故乡所在省份是74.57岁,差了8岁多。 最后,来看看维基百科的人类发展指数等几个重要指数吧,希望不会那么快404(诸位不必臆测我的故乡到底在何方,我的故乡,和至少7亿乡村同胞(官方农村人口数量)的故乡一样,与”发达“城市相比,泾渭分明。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报道说湖南镉米中毒率高,尚未大范围爆发“痛痛病”,这是真的吗?

本文2017年12月28日转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



麦烧同学--一分钟都不想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


报道说湖南镉米中毒率高,尚未大范围爆发“痛痛病”,这是真的吗?

142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两个月前做了这个提问,果然不会有人来回答。自问自答,也算是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

自从今年下半年因为一个污染案例介入到土壤污染的项目里,对土壤污染的认识越来越多,在历时半年的认识过程或者学习过程中,有一大半时间的思考都可以用一本书的名字来概括——《贩卖怀疑的商人》。

土壤,是大家每天都要接触的一种随处可见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土壤既可以孕育植物生长、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食物,也可以藏污纳垢。土壤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污染的承载体,也可以承载来自空气和水里面的污染物。但是,因为其隐蔽性,土壤污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2013年到2017年年底,空气污染一直是公众、媒体和政府关注并竭力解决的污染问题,因为谁都逃不开空气污染,公众可以随时点开app看空气污染的数据,每天打开窗户都能看到空气污染的程度高低,尤其是帝都位于空气污染的重灾区,一个正在努力创立新的国际秩序重塑帝国形象的国家,怎么可能让这样一个明显的污染发生在眼前。

至今年年底,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和帝都周边民众的付出,帝都的空气污染问题转而变成了其他地区供暖不足、供气不足的问题。

和空气污染一样严重的土壤污染基本没有得到任何公众和媒体的关注,除了2016年曝光的常州毒地事件和最近又因为央视采访了举报人而引起关注的靖江毒地事件。

举1个例子,在北京生活和居住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地铁站叫宋家庄地铁站,属于五号线的大站。很多人并不知道,2004年,为了建造这个地铁站,3名工人在地下5米挖土时突然急性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随后,北京市环保局对施工场地开展了监测发现土壤严重污染,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宋家庄曾经是北京一家农药厂的厂址,农药厂搬离后,有毒有害气体仍然遗留在地下。

在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两个土壤污染的事件:武汉三江地产项目和上海世博会,这三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了土壤修复的时期。因为没有直接的健康影响,土壤污染没有像空气污染一样引起公众大范围的担忧,直到镉米和血铅超标事件的出现。

在土壤被污染后,土壤和地下水含有了包括镉、铅、砷等在内的重金属,植物吸收了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属,重金属进入到植物的果实、叶子、茎干中,人在食用大米、面粉、蔬菜、水果等食物后,摄入了重金属。

在不同省份连续发现镉米的问题后,政府开展了两项工作:1、对全国土壤污染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2、对大米的污染问题和人体健康影响进行调查,调查范围涵盖六个省市: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湖南、江西六个省市展开调查。

这个问题的新闻里所提到的调查项目就是上面这些。这个调查项目的全称是:《稻米镉健康监护对策与食源性疾病溯源技术研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永宁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协调六个省市的疾控中心来负责各地的项目执行。项目周期为2013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

到2017年12月底,这个项目早已结束,项目所涉及的议题不可谓不严重,随着项目的结束,有两个问题能够回答:1、在这六个省市,市场中的大米镉超标的情况如何?2、公众是否存在镉摄入的情况,甚至于镉中毒,镉米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不同地区公众的健康?

但是,不管你是用google来搜索,还是用baidu来搜索,还是在网站内部搜索,你所能找到的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都非常有限。这意味着项目属于机密文件,有可能五年之后解密,也有可能一直保密。

直到在11月4日的一场学术会议上,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湖南省,这样一个全国重金属污染的大省并且第一个爆出镉米的大省,竟然有一个专家,当着现场所有媒体记者和环保组织的面,公开了湖南省的大米镉超标情况后和人群镉中毒情况。在现场的我,吃惊了好久。大家举着手机纷纷拍下每页ppt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虽然,后来这个专家上演了一次以跳楼相逼让记者撤稿的事情。

那么,湖南省的数据有哪些“亮点”呢?

首先,是大米镉超标的情况附上ppt截图。

解释:土壤镉污染的情况已经不是发生在个别地区,而是整个省的问题解释:镉米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媒体报道而好转,连年加重,检测发现的湘西地区的大米有将近一半镉超标

对于人群镉摄入的情况,ppt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解释:在调查的918个人里面,慢性轻度镉中毒的人所占的比例近80%,位于调查的六个省市之首

因为两个数据都很震撼,记者当天就发了稿子,就是这篇:湖南镉米中毒率高 尚未爆发“痛痛病”。

报道属实,数据属实。

但是,对于镉中毒的定义和长期过量的镉摄入是否会导致镉中毒,甚至出现痛痛病,是存在争议的。

重金属污染所导致的健康问题十分复杂,重金属摄入引起的疾病,它的诊断和确诊难度要远高于其他疾病,例如肺结核等疾病。

历史上被广为传播的两个和重金属有关的疾病,一个是水俣病,一个是痛痛病。水俣病的致病机理通过猫实验和尸体解剖得到了清楚的认识;然而痛痛病的致病机理,至今仍有不清楚的地方。
 


水俣病患者和家属痛痛病的症状和患者照片(大照片比较少)

今天晚上刚收到了日本专家(大冢健司先生)关于痛痛病的回复邮件,在镉的过量摄入是否会导致健康损害的问题上,日本专家是肯定的,而我了解的中国专家则持相反观点,但是中国专家也承认,镉的过量摄入会造成肾单元的一定损害,但因生活质量并不受到影响,所以不构成健康损害。两方观点的区别大概就是对健康损害的认识不同。

除了观点的不同以外,纵观日本公害病的历史,和中国已经在断断续续出现的与污染有关的疾病,两国医学界对污染导致的疾病的研究投入完全不相符。

无论是水俣病还是痛痛病,日本医学界在研究、治疗上的投入和以原田正纯为代表的专家敢于为受害者发声的勇气值得让所有人敬佩;但是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医学界对于污染有关疾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因果相关性上(淮河的案例),对受害者的帮助也仅限于如何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多少有一些临终关怀的意思。

除了医学界,还有司法和媒体的缺位。这些都导致,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在发生,但是我们看不到,受害者也没有办法争取自己的权利。

但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被抹去,已经被记录的污染影响不可能凭空消失,已经产生的健康损害也不可能当没有发生过。

例如,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联合村,由于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2岁的孩子身上的红疙瘩和经常出现的荨麻疹。

“毒气沟”里的痛痒童年 http://photos.caixin.com/2017-11-28/101176754_2.html

例如,广西大新铅锌矿边的村民所经历的身体的痛苦。

三合村村民黄贵强的双臂长满了大小不一的疙瘩,手的骨骼也已严重弯曲、变形,不能正常伸展。2001年3月广西省职业病防止所为其做了一次尿镉检测为24ug/L,已属于严重超标

这些人如果不是镉中毒,那是哪种重金属中毒或者几种重金属过量长期摄入经过怎样的机制而产生了这些疾病?

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些小孩出现健康问题,是什么机制导致人的骨骼能变成皮肤里面一层散落的石块?又是什么机制让这些人和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答?

在刚了解到土壤污染的阶段,我时刻警惕自己是否在利用公众对于重金属中毒的恐慌而夸大污染严重性,时刻担心自己成为《贩卖怀疑的商人》中的一个案例。然而,随着了解的增多,我越来越肯定,我的担心很多时候是多虑的

你什么时候觉得生活艰难?



“冬天,凌晨三点,零下十五度,我们拉着一架子车柴禾到二十公里外的集市去卖,过了铁路涵洞之后,就是大河,没有桥,要蹚水过去;河边上都结了冰,中间没结,只有一双水靴子,只能一个人穿,我就脱了鞋赤着脚在后面推车,他在前面拉车。过了河,我的脚划破了很多口子,但冻得没有知觉,也不觉得疼,只是不能起来走路了,只能坐在那里;穿上鞋袜,过了很久,才可以起来走路。柴禾在集市上一大捆卖五毛钱,一车可以卖五块钱;卖了柴禾一般都撑着再走回来,实在饿得不行,我们每人花一毛五分钱买个烧饼吃,毕竟要精打细算,省钱来给你和姐姐交学费。”

                              ---母亲口述三十多年前的生活经历

多伦多冬天怎么过?---答知乎提问


今天零下二十多摄氏度,体感温度据说接近零下三十度。我穿了两条秋裤、两双袜子和一双国内带来的普通棉鞋,就出门了(当然上身还有件NorthFace的带帽羽绒服),在户外行走二十多分钟,还行。但如果超过半小时,估计就受不了了。

多伦多的冬天怎么过,要看你的体格、饮食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在家我都是一条薄裤子加上体恤衫,因为室温一直维持在二十多度(加拿大法律规定所有出租房屋室温冬季必须维持在21度或以上;普通家庭也是这个温度)。有哥们户外滑雪还穿着体恤衫,有姐们这天气还上面羽绒服下面露着大白腿;人家天天牛肉、咖啡加长期健身,身体的抵抗力自然牛逼。换做有些人,分分钟冻得拉稀发烧。

这,也就是所谓的“体质”区别吧(我总觉得“体质”也是“体制”的一种产物,二者有千丝万缕联系,改天或许可以试着写一写)。

忽然想起来,在上海的十年,觉得那里的冬天特别冷。其实,不管在哪里,只要是冬天温度接近零度,都会特别冷。对抗那种长时间的冷,靠穿衣服没用,必须要有可能的取暖设施和良好“体质”。

原文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737300/answer/285031038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涉嫌存储、散布儿童色情录像的76岁华人老翁被判29年是否“罪有应得”?

一朋友博客上说,在美国生活的一位76岁华人,因电脑里储存未成年人录像且散布给他人,面临被判29年监牢的指控(详见文后概述及链接)。这位朋友对此事不胜唏嘘,想让我也对此事评论一二。我就试着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实际上,根据目前的消息来源,这件事情的真伪还难辨别,情节也很复杂。我根据这个事情,在谷歌上输入几个英文关键词,并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不排除假新闻的可能。但即便如此,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现实中应该不乏类似例子,不妨谈论一二。

初读这故事,我在情感上比较同情老头,因为毕竟只是储存和散布了几个录像,就面临那么严重的刑罚——要坐穿劳底、老死狱中,实在有些“矫枉过正”了。如果故事来源叙述准确的话,老头女婿和家人涉嫌遭受种族歧视的言行。这样来看,他们实在是值得同情的;作为同根同种的华人,甚至还要为他们感到一些悲愤。

然而,再仔细审视故事的情节、细节,把个人视角从情感调整到理智频道,我的感受几乎颠倒过来:老头不值得同情,而是“罪有应得”。这一点,我想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积累的英美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以及在北美三百多天实地生活中的大量耳闻目染,来抽丝剥茧、比价详细地谈一谈老头“罪有应得”的“七宗罪”。

其一,身在美国的老头,在公共垃圾桶捡回一台电脑,理论上可能是违法的。北美很多地方,公共垃圾属于政府所有物,因为每个家庭和单位,购买很多物品的时候,都缴纳了垃圾处理和回收费用,政府有义务收回这些垃圾,但因为回收费用可能不够,政府也会通过回收居民及单位丢弃的一些有价值的垃圾获得补贴(参见在美国生活 到公共垃圾桶中捡可回收垃圾是犯法的http://www.kindvisa.com/usa/yiminbaishitong/7074.html)。如此一来,老头的第一步就是错的,但这个错误,应该是十分微小的,远构不成刑事犯罪,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去告发和追究。笔者在多伦多市区街头,时常见到早上有中老年人,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到街边垃圾桶翻捡东西,他们大概拿回去使用或在每周一次的社区地摊集市上出售。虽然多伦多和加拿大多数地方法律明确规定公共垃圾属政府所有,但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人因捡拾公共垃圾受到起诉和罚款;毕竟,通过捡垃圾赚点小钱的人,应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就像因为馁病行窃的人,于法不容,但于请可原。所以这类事情在北美,大概目前和长久的将来,政府和邻居都不会较真,去发起所谓的“严打”运动。政府理应有更重要的工作。

第二,老头涉嫌犯下的比较严重的罪行是他保留了电脑中的未成年人色情影视。之所以说这个罪行比较严重,是因老头碰触了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的一个法律底线: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法制的文明国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严格程度,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而言恐怕是匪夷所思的。制作、保存和传播未成年人色青录像属于重罪。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仅适用于陌生人,即便亲生父母,也不得在任何情况下殴打和虐待自己的孩子。以前有个报道,说美国有对华人夫妇,在家里澡盆给婴儿洗澡,因经验不足且不够小心,婴儿两次滑落澡盆,导致婴儿大声哭闹不止,引起邻居警惕,邻居报警,警察到场,马上拘押了父母,带走婴儿去医院,检查发现婴儿有骨折。后来调查发现,父母的确不是故意的,而孩子的骨折,父母也根本不知道,完全是因抚养知识欠缺及粗心大意造成的,但法律和社区不这么认为,法律认为为人父母,就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负起相关责任,否则就要被剥夺抚养权,这也就是为什么那对父母和其他酗酒、吸毒及体罚孩子的父母一样,被剥夺了抚养权。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可参见这里的一些说法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7082/。)对未成年的性侵,可以说是法律大力弹压打击对象,而其中包括储存和传播未成年人色情影像。这个问题国内外媒体都有大量报道,知乎也有专门帖子,说有留学生在美国因下载未成年人色情录像被判刑10年(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489771);去年也有报道,说中国留学生过加拿大海关时,被发现手机储存有未成年人色情图片。从而被扣押的;也有人说在美国,对未成年人任何形式的性侵犯(哪怕是“非插入式”的性抚摸和“猥亵”等),都以强奸论处,定罪力度也比成年人性情严重很多(参见“与人互换小孩轮流猥亵虐待,美国一女子被判监禁219年”http://www.zhongguofazhi.org/content_12969.html);此种例子,不胜枚举(又如“留学生又摊上大事!在中国”那都不叫事“在美是重罪!”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1/03/4841224_print.html),足见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力度及相关法律的健全和执行之严格。

第三,涉案老头储存未成年人色情录像后还散播给他人,是罪上加罪。然而奇怪的是,原始案情概述中,并没有详细说明老头到底是如何散布录像、以及向多少人散步录像。这应该是陪审团断案的重要依据。抛开美国法律不说,单就这一情况放在任一个国家和文化,恐怕都可以判断老头有严重道德问题。一个正常人,捡到的电脑里有色情录像,想去储存和观看,都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认识包涵七情六欲的好奇动物;然而,如果录像是未成年人的,那么稍具道德感微的人,很可能会坐卧不安,会因害怕别人知道而名声被毁,进而会删除这些录像,这大概就是康德所说的,唯一和夜空的繁星一样会使人灵魂震颤的“道德”。如果老头具有这种比较正常的道德感,也不会东窗事发;然而,老头不仅没删除,反而还向他人传播,这样的行径,恐怕在任何文化和国度里,都是道德败坏的典型。还需要注意到,老头儿是和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的,而自己的女儿还有两个未成年女儿;年近耄耋的老头在这样的环境里,对未成年人色情录像津津乐道、且散而播之,那不仅是缺德的,简直是人格严重扭曲变态的表现。这样的老人,如果实在是老而弥坚,看看成年人录像、“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或者哪怕买春也好,都是情有可原的。但涉及到未成年人,就彻底变了性质。他的下场,是自己的愚昧和扭曲的欲望造成的。这样一个病态的人,如果说对社会没有潜在的危害,是不可能的。而健全的社会法制,是会在发现这样的危害之后,加以惩治的。

第四,老头因为违反保释条款导致女儿5万保金被没收,这是他们知法犯法的“自作孽”。
暂且不讨论老头女儿和他美国丈夫关系的是非曲直,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也不去追究女儿为何自己不是去试着努力工作自力更生而是靠着父亲“啃老”;但就她处理父亲保释这件事来看,十分不妥。在法治国家,情是情,法是法,不可以情抗法;这样的例子特别多,比如父母用“武力”“管教”自家孩子、父母虐待子女,都可能被捕;父母让未成年人喝酒吸烟甚至只是买酒,都是违法的;文明法制国家,父母只是孩子的监护人,不是对孩子有“生杀予夺”之权的所有人;比如在加拿大,孩子如果觉得父母虐待,自己随时可以拨打电话报警;安大略的儿童保护机构也数目繁多,很多都提供了针对未成年人的救助和心理咨询热线;一个夸张的例子是,据说学校老师如果发现孩子的牙齿长得错落歪曲,都可以投诉或控告父母抚养照顾失责。子女之间,既有亲情血脉关系,也有法律对等个体的责任和义务。最为生动的一个移民例子也许是:父母长久住在移民子女的房子里面,有时因自身以前的生活习惯及文化教育,很易触犯当地社区公德规范及法律条文,比如在自家后院早起练嗓或放音乐跳广场舞、比如在后院或门前未经审批随意砍伐树木、比如未经申报随意修改房屋、比如未持证随意到池塘钓鱼捕虾、比如随意丢弃垃圾废品、比如遛狗时不及时捡拾够粪、比如虐待自家猫狗、比如伤害自家附近或公园路边的各种野生动物等等。这些例子,有的是违法,有的是违背社区公德,如果长期不注意,就会遭到一些“好事”邻居的注意、提醒、举报甚至鄙视和骚扰,进而引发冲突甚至官司,引祸上身,牵连子女。回到所说事件,在父亲涉嫌违法犯罪、女儿抵押房子凑出保释金之后,女儿还没能跳脱所谓的“亲情”的束缚,从法律角度,意识到父亲涉嫌严重违法犯罪;此外,也没能从客观的道德标准上,看清父亲的病态扭曲。糊涂的女儿,在用房子抵押为父亲交了5万美金的保释金后,居然还让父亲违背保释规定,让涉嫌储存、散布未成年色情录像的父亲跟自己和两个未成年外孙女同住一屋,这一做法,于法不容、于情不通。简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

其五,老头和家人在东窗事发后,没有自己反思,反而宣称警察诬告,也是犯了大忌。在北美,如果有人告发你,警察来搜查和拘捕,你应老老实实“就范”,不做任何辩解和反抗,因为那无济于事,甚至会适得其反;根据当地法律,你是否有罪,取决于呈堂供词、取决于律师、陪审团和法官,而不取决于警察。在法庭上,你当然也可以为自己抗辩,但前提是,你的每句话都应该是诚实和有理有据的。在这个事件当中,老头的确持有和传播了未成年人色情录像(很可能他也亲口承认),警察也搜到了;如果老头和家人觉得自己清白无辜,或是非故意犯罪,那要有理有据地抗辩并积累证据;或者他们也可保持沉默,交给专业律师去应对。但老头和家人却不是这样做,他们直把矛头指向办案警察,说是他们栽赃陷害!嫌疑人试图以控告警察的方式来试图为自己洗脱罪名,这绝非明智之举,甚至堪称南辕北辙。如果警察的确是栽赃陷害,那需要和强有力的证据和特别复杂的程序来证明指控,而绝非嫌犯脱口而出的“栽赃”就能决定的;如果警察没有栽赃陷害,嫌疑人这样的做法,必会引起警察、法官、陪审团和陪审听众的极大反感,后果只会火上浇油。在法制国家,涉及冲突和涉嫌违法,不管面对的是个人、警察、医院、学校或政府,不是靠骂街、哭诉、聚众围困、持刃胁迫、浇油自焚或集体下跪能解决问题的;那只会使问题复杂化。首先应该求助律师、警察,也可以诉诸媒体和相关投诉受理部门,同时也可以采取游行示威的方式表达抗议。涉事后,依靠的绝非哭闹撒泼打骂或卑躬屈膝,而是依靠理智、尊严和证据,否则博来的不是同情理解,而是鄙视斥责。

第六,赵氏老头“年纪大不懂英语,不懂美国法律”的理由根本不是个正当理由。这里要分两部分来看。首先,年纪在任何地方都不是违法犯罪、道德败坏的理由。笔者讨论时一直竭力避免因当事人76岁而对他流露出“年龄歧视”,笔者甚至觉得76岁的老人对性依然保持好奇和情趣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杨振宁这样的老者树立了更高榜样。除了未成年人,任何年龄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有主动了解学习当地法律习俗的责任,否则触犯法律,法律绝不会因为你年龄大而“手软”。实际上,赵氏老头的逻辑十分可笑,似乎年纪越大,越可以不遵守法律,这样的话,那些一百来岁的老人简直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了。其实,中华传统和很多文化当中,老者是“长者”,反而在道德风纪上应该起到示范楷模的作用,而不是拿年龄做自己犯错的挡箭牌。但实际上,在有些欠文明的社会,“为老不尊”的现象十分常见(参见“老人公交车上公然猥亵小女孩 女司机上前当众呵斥”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7-06/10790938.html),“法不责老”的做法也不足为奇(还没听说前面这个链接例子里的老贼被判“强奸”“猥亵”入狱;可能教育一下就放出来了)。这些现象,都是社会法制荒疏、道德和法律败坏的症状;如此做法,只能纵容那些“老而不死”的“贼人”,使整个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其次,老头“不懂英语”也不是理由。他不懂英语,他女儿应该懂英语,他寄宿在女儿家里,女儿有责任有义务告知他相关法律条文和社会风俗。话再说回来,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看到未成年人的色情录像,不该储存和传播,即便在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也应该是一种最最起码的道德基准,何况还和自己的女儿及两个幼小外甥女生活在一起。请容许笔者在这里做一些十分恶心的联想:老者天天偷偷看未成年人色情录像,又天天见到身边的两个未成年外孙女,他内心会有何种感想、身体会有何种反应?简直恶心至极!值此,或许可以说,正是老头最基本的道德防线的缺失,才导致他越雷池触犯刑法。道德和法律,看似无关,实则也有关。

第七,涉事老头和女儿缺乏自省、没有在道德和法律上跳脱自私狭隘的自我去审视自身的能力,结果只能使自己的道德和律法的泥潭愈陷愈深,招来大祸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可以证明这一点:"赵家曾经请过2位律师,但他们未接受代理案件。法庭指派的律师要赵维武签署认罪协议,可以减刑只判3、4年。赵维武坚持自己无罪拒绝签协议。"看到此处,涉事者相比和不少旁观同情者一样,收到了民族主义情绪的掌控,觉得律师和法庭受种族主义操控,串通一气“陷害”嫌疑人。这个观念,和老头及家人声称警察构陷他们一样是可怕而愚昧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说明犯过者不仅不了解当地司法程序,而是全盘否定所在国的法律体系。根据在北美的生活经历,及了解的众多纠纷案例,笔者则认为,那两位律师只要是正规持牌律师,肯定具备对案情的预判能力,他们既然都做出一致判断,“未接受代理案件”,很可能是他们认识到老人和家人触犯了上文已分析到和为分析到的种种法律底线和“大忌”,知道自己身为律师也吃力不讨好、无力回天。但涉事人没意识到这一点,依然未能自我反思,而是继续责怪外界因素,“坚持自己无罪拒绝签协议”。后来法庭指派律师给出了“保守治疗”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让涉事人“减刑只判3、4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但涉事人和女儿肯定不这样认为,他们甚至幻想洗脱所有罪名,他们其实“执迷不悟”地搞不清自己的真实状况。实际情况是,北美的律师、医生及教师,行业门槛都很高,职业素养一般都不错,虽然律师往往因费用高昂,有些“臭名昭著”,但他们在对本地法律和文化方面的判断力及常识,还是十分权威的;本地人发生大小纠纷,多数还是倾向于寻求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老头、其家人和他们的同情者,可能都是带着对中国文化及司法体系的“常识”和情绪,来应对和评判美国司法机器及其裁定结果;结果有利,自然皆大欢喜;结果不利,很容易得出“种族主义在作祟”的结论。这样的例子,笔者在加拿大,也多有耳闻,其生动惊悚程度,绝不亚于此处讨论的案例;比如在一个案例中,涉事者也是一个老者,他甚至得出“加拿大的所有白人邻居、当地政府、整个司法体系要举加拿大全国之力灭掉我这个老人、置我于死地”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结论。《礼记·中庸》有言“知耻近乎勇”。其实,知道羞耻,也就是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同义词,那需要跳出自私、自利、盲目和偏狭的自我认知的围栏,方能看清自己所处何时、所涉何事,然后做出正确的应对。从这个角度而言,知耻不是近乎勇,而是知耻简直就是智慧。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这76岁老翁的案例,不管真假,都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个体载体对不同法治、道德系统的不同认知,以及在跨越这些不同系统过程中,因为知识的滞后及不对称,从而陷入一些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这个事情,概而言之,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是因“白天不懂夜的黑”造成的。涉事者和很多围观者因自身习以为常的文化熏染,走向了文化板块碰撞造成的深渊,且自始至终不自知。但因为这些文化熏染和见识问题,很多人会把这个法律问题最后归结为“种族问题”,这个做法,印证了油管上的热门时评者文昭先生“一些群体习惯将一切问题政治化”的那句论断。那是一种不自知的泛政治化。一旦脱离那种原初的文化土壤,移植他乡,就很可能水土不服,百病丛生。

移民,就涉及文化冲突。所以想要移民的人,最好在动身之前,对目的地的文化法律体系有全面和本质的认知,并且要总体上持认可态度才可动身,否则只会在不断的不适甚至冲突中身陷“囹圄”。然而,一个经受多年本族文化熏染的人,想要对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有清晰且深刻的认识,前提是他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宽广的视野范围以及收放自如的胸怀,在认识到母国文化体系的前提下,方能在对比之中,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只有这样,方能进退有据,不失方寸。

可惜这个要求太高了,没多少人能做得到。但另一方面去看,文化的学习和迁徙也不是那么难,打个通俗比方,跟恋爱婚姻类似:你如果选择另一个人,前期要保持对这个人不断的探索、了解、学习;如果觉得可以接受,后期就要做到真正的接纳、包容。否则只能整天打架,或以两败俱伤分离告终。唯一的不同是:文化跨婚处理不当,受害的只能是个体,毕竟文化机器强大冷酷许多。

最后,那位朋友在他文章靠后,又提及三本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这个转折令我在惶惑的同时,也感到不太苟同。林语堂英文的《吾国吾民》、辜鸿铭英文的《中国人的精神》我碰巧也在十年前怀着五体投地的心态仔细研读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我近年只读过一小部分。我只略谈对前两本的心态变化:十年之后,经历过一些学术和思维训练,并且有过还算充足的中英文化历史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生活经验,我不再那么崇拜那两本书。我依然欣赏里面的一些文笔和情愫,也赞赏很多优秀的中华精神及文化;然而我不得不承认,情愫归情愫,就社会治理的法条规矩之细密、人性,以及执行程度的严格透明而言,北美社会堪称现代文明先锋,有很多值得借鉴和赞赏的地方。新移民如果不了解、不赞同这样的法律制度,就不该动身前来;一旦到来,就必须学习、了解;而且了解之后,一定不要怀着“侥幸心理”自作聪明。(其实我和家人也一直在学习了解过程中,我自己总是怀着谦逊、谨慎的心态,力图像以前在国内一样做个良好居民。比如一次在带着新生宝宝乘车出行时,宝宝的安全椅扣子不好扣,宝妈就说要不算了,就这样放上去吧,我内心当时有些犹疑,但最后还是坚持扣好再走。因为首先是情感上对孩子负责,再次再法律上也是对自己负责。万一出事,自己情感痛楚不说,法律还要再追究责任。还是那个道理:子女源自父母,但不“隶属”父母,他们自从降生之日,就是有他们法定权益的“独立”的人。)

我内心深信,中国有很多值得弘扬和传播的美德,比如日常的谦逊、勤俭节约,比如古雅的诗书礼乐骑射等文艺技艺;然而,不能将比较抽象宏观的社会文化和具体涉及每个个体的社会规范混为一谈。“文化外宣”的态势近年不可谓不强劲,不需我辈凡夫俗子再摇旗呐喊;当时的林语堂、辜鸿铭及后来的柏杨等,都不过是时代里自然成长的文化大家、名士,而不是民族主义催生的外宣兵将。

我辈凡夫俗子,不管是身在母国,还是流落海外,最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不是整日价高喊空泛虚无的家国情怀及民族自豪,而是能虚心学习和遵守一些细小的社会规则规范,这也许就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最好诠释和传承。比如不要插队喧哗、不要在菜场随便解散挑拣蔬菜、不要有大量存款有丰厚养老金还要去申领救济和廉租房、不要见到各种野物就想变成舌尖上的美食、不要随意公开谈论种族宗教肤色年龄资产性取向等隐私等看似“政治不正确”实则有损修养的话题、不要随意代表他人和整个地区或国家发表观点、不要言不由衷说做不一、不要体罚小孩歧视妇女,不要肆无忌惮抢进交通工具抢占座位、不要偷拿公厕手纸、不要私占楼道等公共区域、不要地域歧视扣大帽子、不要大清早大声吊嗓大晚上大开音响骚扰他人、不要聚众挤占广场喧闹跳舞占领马路健身跑步、不要以为驾车不让行人不停牌是“恶小”而为之,如此等等。

加拿大的华文诗人洛夫说过:“我在哪里,中华文化就在哪里。”但一定要认清中华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从而搞清楚你代表的是哪种中华文化。关于这一点,微博上的“@倾城药王”有段文字说得精彩(那几个典故,鲁迅也曾著文大加批判):

“走出会场,老蔡一个劲的劝我不要拿老眼光看人,也许他以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通过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后,人家脱胎换骨了,听听他刚才讲的《二十四孝与和谐家庭》,简直太精彩了。

我默然很久才说:听听他都讲些什么吧?《卧冰求鲤》,王祥的继母对他不好,后来继母病重想吃鲤鱼,王祥便脱了衣服躺在冰面上恳求鲤鱼自动跳出来让继母吃。老蔡啊,假如你妻子死了,你又给孩子娶了个后娘,让你儿子脱光衣服趴到冰面上求鱼出来,你干不干?

老蔡一脚踢了过来,口中恶狠狠的骂道:“你给我滚。”

我一边躲闪一边还不停的讲到,还有《埋子奉亲》,郭巨是河南林县人,家中贫穷。仅有的一点粮食还要奉养老母,但自己三岁的儿子也饿啊,总是和母亲争食,为让母亲能够吃饱,郭巨和妻子决定刨个坑把儿子活埋了。老蔡啊,我在问问你,这种丧失人性的事情,你做得出来吗?假如你为了母亲吃饱就把自己的儿子活埋了,就算省下粮食,老母亲吃得下吗?还有,害了他的孙子,老太太不和你拼命?

老蔡急赤白脸的对我吼道:你为啥总是拿我做比喻?还都是些破事。

我笑了,笑的很开心,

笑过之后我才正色道:你也知道这都是破事?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让别人学习,让别人去做。如果这些糟粕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那就全错了。不但你错了,连那些自命不凡,随意攻击传统文化的公知们也错了。什么是传统文化?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弟子规,不是二十四孝,更不是小脚和辫子。而是琴棋书画,是诗词歌赋,是经史子籍,是唐诗宋词汉文章。是上善若水,是厚德载物,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而这些,你的王导师能精通一样吗?嚷嚷着消灭传统文化的公知们又懂哪一样?所以那些愚昧的守旧者和偏激的公知们,一开始就迷失了斗争的方向,他们共同把民间的垃圾和糟粕竖立成传统文化,一方誓死维护,一方拼命攻击。我很怀疑这场杀戮是公知和五毛联手开发的游戏软件。因为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冤枉并埋没了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

老蔡呆呆的看着我喃喃自语道:你到底是那一派的啊?”


附:

1. 移民美国要谨记 这些事情千万不能做https://yimin.ihouse.ifeng.com/detail/2016_04_14/50750326_0.shtml

2. 中国移民到加拿大后这些坏习惯你有吗 http://www.bcbay.com/life/immigration/2016/09/10/442787.html

3. “@倾城药王”微博 https://weibo.com/u/6011001943?refer_flag=0000015010_&from=feed&loc=nickname&is_hot=1

4. 所谈事件起始经过(来自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12/17/6826428.html):

【2009年:杭州女孩赵晴网恋找到一个美国白人(暂名:白先生)。她持[未婚妻]签证来 到美国, 婚后不孕,在白先生反对的情况坚持做了试管婴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她说白先生在家“有暴力伤害小孩的倾向,还有赌博的不良嗜好,而且不时拿出枪来威胁。”

 2013年3月,赵妈妈来到美国帮助女儿生产并照顾孩子未回国。白先生母亲曾经报警驱逐赵晴一家,她们带着发烧的孩子逃亡过两次。

2014年,父亲赵维武也来到美国,并用国内积蓄六万买了房子。将女儿和两个外孙女接来一起住。赵晴与丈夫分居。白先生支付的孩子抚养费不足基本生活。赵先生拿中国的退休金弥补全家生活费。赵晴因照顾孩子没有出去工作。

2014年,赵维武在垃圾箱里捡到一台电脑。里面有[儿童色情文件]

2014年11月,白人妈妈在网上气愤抱怨中国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后,她父母也来了,还买了房子不走了,原话:“你们看看,那些非法外籍人在美国到处流窜!!…让我们走着瞧! ”

2015年4月21日,赵维武家遭警察搜查,并逮捕了赵维武。逮捕理由是:电脑里有[儿童色情文件]。警察到他家搜查3个小时,带走电脑,此时电脑里有1个[色情文件]。赵维武被起诉,因为电脑里有[儿童色情影片],涉嫌威胁未成年儿童,法官判决赵维武不准靠近两个外孙女。

2015年12月8日,警察提供的新证据:电脑里有8个[色情文件]。赵家曾经请过2位律师,但他们未接受代理案件。法庭指派的律师要赵维武签署认罪协议,可以减刑只判3、4年。赵维武坚持自己无罪拒绝签协议。赵先生逮捕后,为了凑保释金,赵晴将房子抵押5万保释父亲。父亲保释后住在一个黑人家的储藏室里。某次开庭时,法官看到赵父仍然与儿童一起,没收了5万块保释金。他们面临无家可归的处境。

  他以“年纪大不懂英语,不懂美国法律”为由,请求法官再次延期审理,未获批准。最后他借助法庭翻译为自己辩护而失败。经过45分钟的陪审团审议,认为赵维武有罪。

2017年12月18日,将正式宣判:赵维武有可能被判29年徒刑。】


江苏给你最大的感受--答知乎提问

南北差异形同天壤!

俺博士毕业那年,去高校面试,一个苏北很好城市(可能是最好的)一个大学,院长和一帮教授在会议室吞云吐雾地面试我,然后说:你如果能来很好,我们就缺少带把儿的,面试完你要是有空咱们晚上去好好喝一杯!

在苏南另一个中等城市的大学面试,教授们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理有据有节,没有任何烟酒和性别的指代名词出现在桌面上。

如果是你,选哪个?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云宝日记--007--各种小问题

云宝马上就要50天大了,体重接近10斤,身高应该也长了不少,起初的几件衣服现在都有些不太合身了。

截至目前,云宝总体上挺听话,但也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插曲,可能都是因为第一个孩子,父母有些大惊小怪。

最初出生后,黄疸过高,蓝光治疗一两天后好转,后面又到医院复查两三次,现在云宝的黄疸基本上全退去了,手脚白皙如玉、鲜嫩若笋。

上周六,早上给他换尿布,忽然发现他小鸡鸡右上侧的肚皮肿胀了起来,我仿佛记得前一天他那个地方就有些隆起,但没留意。那天早上十分明显,我和云妈有些惊慌失措,赶紧拿好所有用品,到医院看急诊,医生仔细检查之后,说应该是轻度疝气,无大碍,不必治疗,回家观察即可。在家一周,这个问题时隐时现,应该没啥问题,我们的心也早放下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和他胀气有关,也可能因为尿布较紧,也可能因为之前一直把他的睡篮垫得一头高一头低。

前天晚上,又发现他额头和脸蛋上有很多小红点,网上查,才知道是皮疹,应该也是轻度的。原因也不太明确,或许是云妈前段时间鱼虾吃多了些,也可能是给他洗澡洗练频率不够。准备给他用凡士林试试。

云宝成长的很快,他也一定会越来越健康。

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利弊渐渐浮现我眼前

按照农历,今天是冬至,外面大雪茫茫,中午我象征性地吃了几个饺子后,去CANADA POST邮寄一个小包裹到英国,花费22.34刀;一个邮寄东西的女士十分友好,送给了我一条泡沫包裹物品。地址填写好之后,我问工作人员,包裹是否可以追踪,她说不行;我略感惊讶;我再问:what if it was lost.”她干脆利落地回答说“Then it was lost. ”旁边另一个邮寄包裹的女士,耸耸肩膀,会意又略带无奈地微笑说“That is good.”我在这个小小的邮局,遭遇了加拿大温暖热情的人民和冷漠低效的垄断机器。

另一个朋友也说,单位里的邮件总有送错的,地址明显和他们大不相同,也不知道那些邮递员是干啥的,有的信件里面可能还有重要文件或支票,过了期限会特麻烦。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去投诉,估计得搭上大把时间,最终可能无果而终。

继续两次在肯尼迪车站候车亭两次闻到大麻之后,昨天傍晚,一个人在多伦多市区union 车站里面堂而皇之地吸大麻,浓烟滚滚;报了警,在线等了近十分钟没人接电话,挂了。安大略的大麻合法法令要一月份才生效,这么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希望不止我一人报警。但警察那个熊Bi 反应速度,等他们去,烟鬼早他娘不见云烟了。在公共场合吸烟,估计劝阻斥责的人会很多;但吸大麻的,应该没什么人敢直接干涉,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胆敢这么在公共场合吸大麻的烟鬼必然不是啥好鸟,他们大概是不怕死的!(不管那个法令是否生效,在任何公共场合吸大麻都是非法的。)过度包容甚至抚恤这些自甘堕落的家伙,是我目前尚不太理解也无法容忍的民主制度的一根软肋。

我不反对大麻合法化,就像我不反对同性恋一样,但我反对政府出钱修建大麻吸食屋和毒品注射屋。有报道说,多伦多市区的流浪汉收容所的数量这两年呈现减少趋势,然而当下政府却大肆鼓吹大麻合法并投入大量资金,这似乎有点人道主义缺失的自由主义者。

总是看到社会的负面,并且提出意见,似乎没有什么卵用,但也未必如此。而且不管是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或者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居民都有权利去观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基本的权利。

不过,个人而言,也要看清,社会犹如大海,个人犹如沧海一粟,所以个人总会见到社会有着诸多的不足甚至溃烂;尤其是,有政府和组织的地方,就有官僚主义及肮脏交易。记得大学有位教授说过:大生意和肮脏交易是孪生兄弟。商业是大生意,政权也是大生意,虽然有规模和程度的区别,但他们都难以与肮脏交易分开。

我们在看清事实的同时,也不必夜以继日地杞人忧天,毕竟事情都有两面;相反,我们要把自己的小日子尽可能地过得精彩纷呈,除了政客和专门学者,普通人用来忧国忧民及抱怨的时间不应该超过百分之一;毕竟,这个鸟世界这个样子已经千百万年了,要达到理想程度,即便不是不可能,也要再等上千百万年;又或许,到达完美的那一天,就是世界完蛋的那天。

所以,鸵鸟的法则和过把瘾就死的哲学都挺有道理。

云宝日记--006-夜半短记

养孩子真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听起来俗套粗糙,但生动形象。一天总共几十次的屎尿哭闹喂食拍奶,如果一个健康成人伺候的话,除了必要的睡眠时间,其他几乎一刻不得闲,腰酸背痛;做饭洗衣等后勤可能还要后援。如果孩子比较闹或有恙,那必要的睡眠也要被消减到三五个、一两个小时,精疲力竭、神情恍惚。

至少要符合以下其中一个条件才可以养小孩,否则至少可会在悔恨中度过十几年光景:为了见证爱情结晶、真喜爱小孩、想为延续人类烟火做贡献、响应党国老大哥号召、“养儿防老”。养孩子也要趁早,否则身板可能被拖垮。

今天去医院的乌伯司机是长沙来的移民,说他老婆总骂他说跟他移民是此生最大错误、他的决定害了她一辈子;回程“白种”司机说他和瑞典老婆有七个孩子。他俩故事都很有意思,改天抽空再细写。

如果拿养一个孩子付出的体力劳动跟写一个博士论文比的话,前者也许十倍于后者。此刻午夜,云宝吃了拉了换了尿布衣服得到了必要的安抚还是精力充沛不肯入睡,我已有灯枯油尽的感觉,用安抚奶嘴诓骗他片刻的间隙,我敲下上面的文字。


*原文写于多伦多时间2017年12月18日凌晨1点13分,略有增补。

多伦多的无良私立高中和监护人

听说有个学生在多伦多一个私立高中读书,检查出了肺结核要隔离,加拿大医疗费用极其高昂,检查和医疗要花不少钱,家长了解保险的事情才发现,学校并没有给孩子买医疗保险,但当时学校收了保险在内的所有费用,并且开了收据。学校也承认,说忘记了买保险。

看来送孩子读书一定要多留意,缴费前后一定要确认各种费用的收据,并且及时索要保单等凭证,不要被骗了。

还听说有华人专门从事监护人生意的,一个人做特别多未成年留学生的监护人,但实际上根本不会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平时几乎不闻不问,出了问题也不要指望他们。

这些案例据说都是发生在华人群体当中,虽然不能扣种族主义的帽子,但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可耻现象。

多伦多的私校学费不菲,一个朋友的孩子要过来读中学,一次给了中介25W人民币,是包括找学校和一年的学费,食宿及其他生活费还不包括。看来只有殷实人家才担负的起这种开销。

BTW: 上面那位家长如果找律师起诉,胜诉的可能不知有多大?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略谈“二奶”的翻译

看了几个网上词典,居然都没有“二奶”这个风靡大陆南北的词汇。在谷歌翻译输入,出来的是“mistress”;在有道词典上输入,第一个选项是“kept woman”。也有“mistress”和“concubine”。

再来看看我认为比较好的网络英文词典http://www.wordreference.com/对mistress的前两个定义:

1.a woman who has authority, esp. the female head of a household:
The servant did whatever the mistress of the house ordered.
2. a woman who has a continuing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a man not married to her:
He had mistresses in several cities.

同一网络词典对kept woman 的定义是:

kept woman ⇒ censorious a woman maintained by a man as his mistress
 
对concubine的定义是:
  1. a woman who cohabits with a man to whom she is not legally married.
  2. Anthropology(among peoples who allow more than one wife) a secondary wife, usually of inferior rank.

这样看来,英文里的mistress意思与汉语的“情人”相当,所含贬义色彩比较淡薄,主要是指婚外男女关系;而kept woman类似汉语里面的“骈妇”或“情妇”,贬义色彩跃然纸上;concubine在《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1.妾,姨太太,小老婆;2. 姘妇,情妇。

综上所述,“二奶”翻译成kept woman更为合适。

只是可惜,国内的很多词典,都(自我)阉割的太厉害,对这种脍炙人口、风靡全国的词汇不加录入,装逼可鄙至极!!

我们来谈谈"小三"问题

前两天看了一篇THE NEW YORKER的文章,讲的是驱赶小三的产业在中国如火如荼,有人因此赚得钵满盆满。驱赶小三的很多公司,都还是使用比较“文明”的手段,比如制造小三背叛的假象,比如利用男性色诱;至于直接提出给小三分手费,那简直是超级文明了。费用都是由“受害妇女”出。用钱解决婚姻爱情问题,实在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方式。

刚才路上听BBC,又是关于大陆小三现象的专题,访问了驱赶小三的公司和员工,其中有使用男性色诱小三从而拆散其关系的手法,记者问员工你觉得这样做合适吗?男员工说对于一些道德问题,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都是合适的。记者问说你觉得这个是个道德问题对不对?男员工说当然。

道德问题,是在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最致命的是,道德问题特别主观。比如有人认为抽烟喝酒不道德,但有人认为吸大麻和购买性交易也没什么不道德的(这么宽容大度的,往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和加拿大);有人觉得同性恋结婚完全可以,而有的国家则会将同性恋视为犯罪甚至判死刑。

如果这些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道德标准的问题话,那还有很多例子;古今对比,可能来得更直接:中国古代认为男人三妻四妾天经地义;古代认为父母驾鹤西游之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再古老一些的时候,父母如果病了饿了,你得大冬天躺倒冰上去钓鱼或者拿刀在自己大腿上剜一块肉来煮给父母吃;更有甚者,某些极其“道德”的人觉得如果妇女的一只手被人摸过,那她就应该砍掉手臂来宣誓纯洁,如果父母去世,子女甚至要陪葬方能显得心灵高洁;如果父母病馁你甚至要把自己的小孩子煮了给他们吃...

站在现代角度,回顾这些过去的所谓的“道德”,正常人绝不会赞赏,而是会感到惊讶和毛骨悚然。那些所谓的道德律令,反而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甚至是残忍和罪行的遮羞布。


再来看看BBC今天采访的一些妇女,看看他们的对话:
记者:你的丈夫出轨了,当你看到打小三的视屏什么感觉呢?
妇女们说:很解气很爽!

记者问一妇女:你的丈夫打你,然后你去打小三,你觉得这样就公平了是吗?
妇女回答:是的!

记者问另一妇女:你丈夫背叛你了,你还爱他吗?
妇女回:我们从中学时代恋爱,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我当然是爱他的。
记者问:那你觉得经历了他的背叛,你们以后还可能复合吗?妇女答:会的,我以后会更加知道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妻子,而且我五十多岁了,离婚对我来说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记者问一个妇女:你觉得怎么可以解决小三问题?
妇女答:我觉得小三问题是违背中国传统和道德的,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会制定法律给所有小三判死刑。
记者继续问:你刚才说丈夫也有责任,如果给小三判死刑,那丈夫怎么处理?要不要也判死刑?
妇女答:丈夫当然不要,丈夫是自己家里人,另当别论。


通过上面的问题,事情的内在逻辑昭然若揭:丈夫出轨,是丈夫犯下的道德错误,但这个道德错误,需要用殴打小三、甚至杀死小三才能解决,而不能去惩罚丈夫本身。

但其实,这还不是关键,问题的症结在于:小三现象,根本不是一个道德现象,它是一个情感现象和法律问题。丈夫出轨,就表明原初婚姻出了问题,丈夫十有八九是失去了对原配的性趣和爱情;如果别人不爱你了,那是对你莫大的侮辱和否定,作为反馈和对策,你是绝对不应该再去继续这种情感的,也不应该再继续这种婚姻,否则是对自己的背叛和对丈夫的折磨;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法律手段解除婚姻合约,获得应该有的物质赔偿,带着这些赔偿,自己再去过自己的有尊严的生活。

说白了,多年的夫妻婚姻如果出现男的出轨,不外呼两个原因:男人对原配的身体失去了兴趣;男人对原配的脾气性格感到了厌恶。有时候是两者其一,有时候是两者兼具。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不容易修复的。出现这种问题,男人肯定有责任,但也未必全是男人的责任;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男人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而且应该尽可能在情感上照顾到原配,减少情感二次伤害。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因为目下的中国,很多情况是人情与法律混为一谈,难解难分;根本上也就是情感和理智不分明。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情感;你跟他讲人性,他跟你讲历史和传统文化道德。

出现小三情况的婚姻中,往往男性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比较雄厚,真打起官司,无耻的男性可能动用各种力量,原配妇女也未必有什么好的结果,这个就要看男方的“道德”水准了;当然,也要看原配妇女自己的智慧和悟性,看她是否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在经济上给自己争取最大的补偿,同时在情感上“坚强”起来,不要总是觉得自己过了多大年纪就贬值了没人要了。为什么一定要再找一个男人呢?有了一定得经济基础,学会经营自己的经济资源,难道就不能“独善其身”吗?独善其身未必意味着一定是单身,甚至也可以精彩的经营自己的情感世界和自己的身体(毕竟现在那么多的化妆品、养生法以及各种的情趣用品与药物,都可以极大地提升人的性能力、延长人的性魅力),再去轰轰烈烈地谈恋爱,有自己的情爱生活,完全不必囿于婚姻的“牢笼”。这样的话,对自己、前任和小三,都可以善莫大焉。退一步说,即便一直独自一人过活,也未必有什么不好。为何一定要把自己余生和另一个不再爱自己的男热捆绑一起?和平有尊严地分手,有何不好?

可惜很多“被出轨”的女性,都没有那种可以把自己、丈夫和小三当做真正有尊严、有智慧的人来看待。她们没有意识到,不管男女,无论年龄,都有追求经济、情感和身体独立与自由的权力。

如果你丈夫现在出轨了,你却还说你们因为初中就恋爱了、所以现在还是爱他的,那你的脑筋就是坏得可以了。那你丈夫还爱你吗?你丈夫爱的是当时的你、不是现在的你,你丈夫爱的是另一个人了,醒醒吧!

如果你丈夫爱上了另一个女人,不管是爱她的身体还是灵魂,你却要将她殴打致残、甚至处死才能“解恨”,但你却觉得丈夫不应该收到处罚,那么你就是一个愚昧无知残暴自私无耻冷酷的怪物。假如你的姊妹或者女儿也做了别人的小三,她们也要被当街扒光衣服、被肆意殴打、甚至被处死么?

那些驱逐小三的公司如果依靠非暴力、非侮辱手段解决问题,已经是巨大“进步”了,但他们的很多做法,在法治社会,可能都是非法的;而他们如果采用色诱这种手段去解决问题,就完全是用非道德手段来解决他们认为的不道德的问题。

不少图片和录像显示,小三当街被殴打和凌辱的时候,不仅围观路人冷漠旁观,甚至不远处的警察也无动于衷,这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了,这是一种法制和体制脓疮化的迹象;这和警察不干预家暴、不干预殴打孩童以及路人见了倒毙在地的老弱病残无动于衷是息息相关的。这是社会病变的危险信号。

不管是男人、女人、妻子、丈夫,还是小三,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人,遇到问题,既然爱情不复存在,就如实面对,用理智对待,给别人和自己尊严,寻求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解决;社会体制方面,也是部分男女老幼夫妻小三甚至嫌犯罪犯,都把他们当做人来对待,给予尊严,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处理问题。这样,社会才有出路,未来才有希望。

目下情形中,最为扭曲的,可能不是出轨的男人和小三,而是那些保守残缺而又无比暴戾的被出轨的妇女们。她们才是可怜的幼稚而扭曲的畸人: 她们的丈夫不爱她们,她却想办法和丈夫在一起;她们的丈夫犯了错误或者欺负她们,她们却不敢做出任何有力的反击,反而以为顺从,甚至以为自己做错了;她们的“情敌”小三很可能也是和他们一样成为男人性欲、欺骗和暴力的受害者,她们却还清理不明地要去再伤害同病相怜的女人们。

当然,很多情形,涉事男人也十分扭曲,他们选择了背叛妻子,背后与情妇如胶似漆、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但他们却又没有正面面对情妇和妻子,而是把她们当做玩物始乱终弃、欺骗隐瞒;等到东窗事发,情妇被妻子打杀的时候,他们无动于衷;这样的男人贪得无厌、充满谎言,却又懦弱无能,欺软怕硬,只能在自己肮脏的欲望和丑陋的谎言中与匹配的人苟延余生。

无论男女,为什么不能坦诚、正直、理智一些?不管是为了欲望金钱、青春美貌,还是为了心有灵犀、神魂交融,都要坦然面对,爱了,就带着爱慕和尊重在一起;不爱,就带着理智和尊严彼此分开。为何一定要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什么时候“小三”、“二奶”这样的词汇消失了,什么时候曾经的恋人爱人学会和平友好分手了,这些问题也就消解了,社会也就健康了。

让我们祈祷这一天早点到来吧。


附:扭曲的臭皮囊们,睁开你们残暴的狗眼看看下面图片中扬州瘦西湖公园的那对纯洁的情侣,那才是真爱情!!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媳妇儿-你在哪里


上午正在办公室处理文案,忽然进来一中等个头四十几岁的妇女,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然而又有些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从言谈穿戴,可以看出她家境不差,教育程度也不会太低,而且神智绝对正常,但听她讲了好一会儿,我才清楚她的来意。

她说从北方来,自己是老师,老公是教授,儿子是高材生,刚从美国读完硕士回来,还拿了照片给我看,说小伙子很精神,才26岁,他因为在美国孤单才回国,但是,但是儿子学习一直太好,却不知道怎么和女孩子相处,二十几岁了,还有点像高中生那样腼腆单纯,现在回来了,今天在上海面试,明天去北京,我寻思着如果能在上海给她找个女朋友,就不让他去北京面试了。我们家在这儿也有房子,就在那边,离你们学校不远。

我终于忍不住了,问,您到底想干什么吧。

她终于回答说,我寻思着你们外语学院女孩子多,听说有些也不错,你看如果有合适的女孩子,给我推荐一个吧。我其实也是背着儿子出来碰碰运气的。

我恍然大悟。然而终于爱莫能助,尽管她一再求援,我还是婉言拒绝,我说我们只负责学生的学习和基本的生活,感情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干涉,您是做老师的,您懂得。

她还是坚持不懈,一直彬彬有礼、企望我能施以援手,面对她的锲而不舍,我近乎黔驴技穷,暗暗叫苦,但忽地,一计上心头!我说,这样吧,我给您指个地方,那儿有很多好姑娘,据说有不少也是海龟美女,和您儿子正好匹配!您儿子那么优秀,您家境这么殷实,肯定能寻到中意的媳妇儿的。

于是,我拿出笔纸,挥笔写下“世纪佳缘”几个大字交给她。


2011年3月15日原文载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7d7d0100rwct.html 

我是服务员不是鸡

女服务员的故事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我曾是J省S市一个海鲜楼的女服务员,我生在X省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天生眉清目秀,身段允称,用一个朋友的话说,我透着一股难以言传的阴柔美。可我文化低,初中二年级还没念完,就随着当地的打工大军来到了发达的S城,我换过很多工作,但都不适合,比如当初在一家工厂做工人,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加班的时候,甚至每天除了吃饭要连干14个小时,好几次站在机器旁边都差点睡着了,被领班发现了还要扣工钱,后来辞掉了那个工作。经一个熟人介绍,干起了现在的行当,介绍人说工资不低,包吃管住,这样的好事儿,要不是看你长得俊,肯定轮不到你;但这个工作让我苦不堪言,因为我受到了各种猥亵,却有口难言。



我们这里有几批常客,每次出手豪放,都是几千几万的账单,其中不少是N城在这里做工程的包工头,他们会带客户来消费,很多客户是外国人,有德国的,意大利的,美国的,还有菲律宾人、新加坡人以及各地的华人,这些洋鬼子分两种:有的非常绅士客气,有的极其猥琐下流。后一种人打破了我对洋人一贯的概念:以为他们来自发达国家,自然更加文明更懂礼貌。



前天我遭遇到的,就是一群德国佬,满脸大胡子,皮糙肉多,身上的毛像牛毛那么粗那么多,几乎盖满了除了鼻子和眼睛的整个大脸,因为常喝啤酒,腰至少有两个水桶那么粗,看起来十分丑陋恶心,但正是这样一个丑洋鬼子,昨晚粗鲁地猥亵了我,而且是在灯光通明的饭店大包间里,当着十来个中国人和另外几个洋鬼子的面儿。



昨晚当我过去斟酒的时候,那个鬼子一把扭住我的屁股,我十分害怕和尴尬,想要挣脱,但他那巨大的脏手紧紧扣住我的大腿根部,手指还慢慢向我最私处游走,我惊恐无比,羞辱之极,于是拼了全身的力气想挣脱,但鬼子这时候伸出了两只手。



这个时候,整个屋子的其他人大声猜拳,或者说着粗俗的笑话,一边哄笑,一边拿眼睛朝我这边瞟,还起哄说,施奈德,你真不给力,猛点啊,哈哈哈。那一刻,我看到他们一个个脸红脖子粗,见到我这个弱女子同胞被洋人欺侮,不但不出来救助,反而煽风点火、协同作恶,内心油然而生一股深深的绝望和强烈的悲哀。



德国佬的下流并未结束,他先是拿两只龙虾钳子一样脏手扣住我,然后一只手抓着我的大腿,另一只手从我的腰一直摸到胸,还狠劲儿地把我的身子朝他肉球样的肚子上挤压,令我几乎窒息,除此外,他还把喷着恶臭难闻酒气的嘴往我的嘴上凑,那一刻,我一边挣扎,一遍哭着说,请不要这样,你怎么能这样!其实,我内心也在挣扎:要不要抓起桌上的碗碟扣在这个肥猪的头上。



最后还是懦弱和理智站了上风,因为我想,这个肥猪老儿这样欺负我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大声哄闹,含着加油加把劲儿,即便我反击或者逃跑报警,也不会有人作证。另外,我们老板其实是知道这些人的作风的,但因为他们不仅是带来最大利润的上帝,而且和当地权贵关系非凡,所以每次遇到女员工报怨,老板都说,干哪一行都不容易,就忍忍吧,他们也不会太出格的。所以我想,老板绝不会轻易招惹他们,不会向着我们这些弱女子。



那天晚上,我最后在绝望中对着那个死猪说:请不要这样,我是服务员,你不可以对我这样,你再这样,我要喊了。这时,死猪才停手。但此时,我浑身已被他摸了个遍,大腿被他扣紫了,嘴也被他亲了好几次,他还曾试图把舌头伸进来,是我一直咬紧牙关他才没得逞,但我却恶心的不行,我还是处子之身,还没谈过男朋友,怎么能受得了这种猥亵。



其实我在这种地方干,虽然遭受过巨大侮辱,但也有不少收获,我说的收获,主要不是指物质上的,那工资积攒一年,虽然寄回老家还可以供弟弟读完中学,但在沿海,实在不算什么,每个月不过两千七百块钱。



我说的收获,是我看透了现在一些人的真面目,我是说那些恶人的真面目。比如那些包工头儿,他们白天衣冠楚楚,颐指气使,作者豪车,住着别墅,其实内心和那些丑陋的鬼子是一路货色人,他们有时候也是对服务员又搂又摸的,只不过一般不那么赤裸。我在酒桌上服务的这半年,还从他们肮脏的嘴里听到了他们肮脏的生活:他们是如何靠行贿中标工程,他们是如何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他们是如何编造理由以最少的钱打发施工中意外死亡工人家属的,这样的丑行,说也说不完。还有一点跟我受到猥亵也有关:他们为了跟一些洋鬼子谈成生意,会采取另一种隐秘的贿赂方式:请他们去洗浴中心或者一些酒店,其实那些地方实际上是鸡店淫窝。据说S城里面的小姐分三六九等,最豪华的那个人间天上洗浴中心最贵的小姐,一晚上要八万,而且她还可以选客人,像猥亵我的那个德国猪头,再多钱她也不会让他碰。他们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隐晦或者赤裸地说哪次的服务怎样,哪次的妞怎样,还说了很多很专业的淫言秽语,我起初听了会面红如纸,后来也就习惯了。通过他们酒场上的谈话和举止,我知道,在他们脑满肠肥的身体之中,盛满了龌龊不堪的欲望,所以他们到了我们这样只是提供餐饮的地方,也是淫相毕露。其实,我觉得他们如果去专门的嫖娼地方也无可厚非,本来这个世界就没什么清白,但是他们在我们这里吃饭的时候,却还要揩油,欺负我们这些弱女子,我就觉得他们简直是不知廉耻的禽兽。



我本以为在这样的地方挣点钱,然后攒着回家找个老实的男人嫁了踏踏实实过一辈子,没想到现在还没回去,身子就被一帮畜生玷污了。后来我思索良久,觉得如其在这里拿这点钱受猥亵受欺侮,任由相貌老去、年华溜走,还不如另作更明智的打算。



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改变了人生,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原文 (2011-10-26 22:31:46)发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7d7d0102dwle.html 

池塘里的姑娘

顺着701国道往胜武关方向走,离关口四十里的地方下车,再换乘三轮车攀爬陡峭的水泥山路,大概二十分钟到村子的中心,下车步行,顺着一条土路朝天山顶前行,克服大概海拔两百米、路程1500米之后,就到了一座山的脊背上,那儿的向阳处有个突起的土丘。那是一座坟。



一座姑娘的坟。



姑娘生前很美,爱慕的人士不在少数,但在那个保守的八十年代,人们对待情感想对待私处一样是尽量遮掩,一般绝不外露。



爱慕者当中,有个男子情感十分强烈,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向她表白,但姑娘不接受,觉得自己年纪不大,而且这个男子没甚出众之处,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公社有人觉得有伤风化,于是报了案,两个公安过来带走了男子,判了四年刑,罪名是猥亵妇女。



四年后,男子回来,面庞多了几道岁月的沧桑刻下的皱纹,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一年里相安无事。



事情发生在第二年的春上。春天万物复苏,树吐新芽,这个家家养猪的村子,一个重要的猪草来源便是山上一种灌木初生的嫩叶儿,很多人拿了筐子麻袋到山上打猪草,这活儿是不分男女老少的。



那个时候村子穷困落后,商业化的气息尚在万里之外氤氲,所以除了那次大炼钢铁外,良好的自然环境没遭过破坏,山上植被茂密,古木参天,钻进树林难见天日,野猪豺狼羚羊蛇鳖时有出没,但野兽们白天不轻易现身。



姑娘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哼着洪湖水浪打浪背着麻袋独自上了山,到那个山腰打猪草,正在深林中劳作时,忽然听到背后传来急促的响动,然后一个力大无比的男人瞬间扑到了身上捂住了嘴巴。



那个人就是那个坐过牢的男子。他这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事后杀死了姑娘,且分尸若干块,装在姑娘打猪草用的麻袋里,系了石块,沉到了山沟里的一个池塘中。



姑娘消失半年后来了刑警到处勘察,终于找到了尸体和凶手。



男子被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那年姑娘二十三,男子二十四。

原文2011年11月12日发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7d7d0102dxko.html 

魔都旧事


魔都。午夜。冷。

苏浩枯坐窗前,从凄冷的午夜到现在,他只披一件单薄的睡衣,看着窗外的夜色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那样在黎明时分慢慢散淡,他的心也渐渐下沉。


苏浩额前愁纹密布,一口接一口地吸着香烟,略显佝偻的身影淹没在节能灯下魔幻的烟雾之中。他年届不惑,有一妻一女,两房一车,工作也算稳定,但此刻的心绪如同风暴中的海面,巨浪滔天。


那风暴的中心,源自十年前的一个故事。十年前,苏浩刚来魔都不久,苦力拼争,事业日上,但却是事业顺利,情场失意。

苏浩那时对一名叫月影的女子痴迷不已,月影毕业于沪江大学西文系,28岁就读完了博士后,其时在远东大学做教师。苏浩也是个才子,虽然在公司做高管,但大学也是外文出身,后来经过多年历练,功力日增,于是她用英语、汉语和法语分别写了几封情书,自己读来都觉心旷神怡,递送出去果然立竿见影;当然,最重要的是苏浩虽然形容粗犷、体格魁伟,但却有颗十分细腻的心,在细节上对那月影体贴入微。很快,两人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但交往过程中,苏浩发现女子对前任高松念念不忘,后来居然死灰复燃。苏浩是受不得这个耻辱的,于是决绝分手。

分手后,经人介绍,苏浩与一名叫璞玉的女孩儿瞬间坠于爱河。俩人心知肚明,年纪都到了谈婚论嫁时节,于是直奔主题。但苏浩是个谨小慎微之人,尤其在大事上会反复斟酌,正应了“深思熟虑者优柔”那句话,虽然璞玉很想结婚,但两人谈了一年半,苏浩还是不能最后决定。这个时候,苏浩偶尔听闻,月影已与前任彻底断开,因为前任其实也早已身心有所归属,和月影的关系,不过是一个地下的故事。之前,高松有个几个类似的故事,都是无果而终。他始终坚守着最初的选择,也可谓从一而终。

十年后的最终结果,是苏浩跟月影结了婚,有了一个孩子;而璞玉如今也有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苏浩对此是不知情的,因为那年分手后,再无联络。昨天,璞玉突然电话苏浩说: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年你绝情地与我分手后的第四周,我发现我怀孕了,但我并未告诉你。在父母的帮助下,我生下并养大了孩子,可我一直未嫁。那是你的儿子,我给他取名儿叫苏然。

原文2011年11月27日载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7d7d0102dy67.html
 

千年坏蛋

今日一女坐身旁,口中异味弗如千年坏蛋,不时发出阵阵幽幽恶臭,虽间或闻到几丝残气,仍熏得我生不如死,几倒毙在地。由是知道,保持口腔气味正常,对别人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礼节。



莫言在一部小说里称,一个男人因为妻子不愿像族人那样咀嚼草根,便觉她口有异味,进而拒绝与之亲嘴儿同房。也是极好一例。



想象一下,一女具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以及绝世魔鬼之身材,但口中常散发千年坏蛋般恶臭,你还愿意亲她近她么?



友情提示:每天按时刷牙,每餐饭后以茶水、盐水或清水漱口,可极大缓解口腔异味。咀嚼茶叶亦有此效。口腔异味的根源在于身体病变,尤其是胃病、牙病、口腔病;所以治疗口臭釜底抽薪的方式,是全面调理身体,回归健康。



另:咀嚼口香糖也不失为一良方;但窃以为,仅限于正式公共场合之外,或者至少在公共场合口型要小点。曾目睹有人在座谈会上旁若无人大快朵颐吧唧吧唧地咀嚼口香糖,十足令人倒胃口。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7d7d0102dy0y.html 

那些屁股和脸


那些屁股和脸,使我难以轻易忘记,那些屁股和脸,也使我悟出一个道理:
屁股和脸,有时候是有直接关系的,谓予不信,请看下面:



晚上九点半,八号线耀华路站密密麻麻的人等回家的地铁,脸上带着疲惫的神情,他们奔波了一天,一定是很累,路边一个女孩子坐在那里,拍着双腿说:“里面灌满了铅”。看到地铁来了,一些没排队的人机敏地移动到队伍的前头侧面,准备乘虚而入,他们对后面排的队伍视若无睹,这样厚颜的插队者,男女老幼各色人等应有尽有。

列车停了,车门开了,他们极尽所能,奋力冲锋,到了位子边上,迅速扭转体位,将屁股对准座位压下去,有的还拿着包,除了屁股站的空间,还要把包扑向身旁,给一起的动作慢的人占座。登车和抢占的过程中,他们的脸上满是忧虑、紧张,待到那些屁股占定了一个位置,脸上即刻笑逐颜开---他们的脸,昭示着他们屁股的胜利。这样胜利的微笑,实在猥琐。更猥琐的还在后面。



大家都是疲惫不堪,有的是玩的,有的是工作的;大家都需要休息和座位,这是人之常情;那些身强力壮、身手机敏的占座成功,也是应得成果,无可厚非,可是当我看到靠着栏杆的一个男人抱着一个熟睡的小孩子,摇摇晃晃地站在高速的列车里,旁边坐着的身强力壮、外表光鲜的一个个的人都在假寐时,我实在觉得恶心和愤怒,一个男人抱个孩子根本不是个问题,但一个男人在晃动的车厢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却是个问题,他毕竟只有两只手。面对这个明显的问题,那么多人都在假寐,走了好几站,没有一个让座的。这时候我也开始留意有谁要下车,准备比较绅士地抢占座位了,但是有一站下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座位却被一个肥大的高速的屁股占领了,另一个被旁边一个女人“扑”地一声用包占领,于是我只能等继续等待,还要站着俯视他们猥琐的胜利的笑脸。到了下一站,正好我跟前的人下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次绝对归我,但是我毫不留情地用屁股对着那座位,但我并没见将屁股压下去,我只用屁股对着那座位,也向他们昭示:我已成功占领,然后我告诉依靠在铁杆上的抱孩子的男人说:“你来这儿坐吧”,男人居然谦让了两次,说没事没事,我却比他更坚持,他终于过去坐下了。他们是一家四口,老婆30多岁,不美不丑,但是顺眼,一个5岁左右的儿子,很清秀;怀里抱的,应该是个女儿,最多3岁,脑袋睡得像沉淀的麦穗。好羡慕这样一家。



我想,我如果是个鬼子,看到地铁上很多人居然发疯似地抢占一个根本坐不了多久的座位,占领后还要带着胜利的笑容昭示,那我很可能会轻视这个民族。如果有人对抱孩子的怀孕的残疾的视若无睹稳坐泰山,那除了蔑视,我势必还会感到蔑视和鄙视。



那些和屁股一样麻木粗糙的脸们,你们去唾沫横飞、义正词严地批判那些屠杀孩子的人,但你们在能力范围内对孩子有丝毫的关爱和保护么?如果你们只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对别的孩子和家人的冷暖生死视而不见,那你们跟兽类又有什么区别?

原文2010年5月30日发于http://bbs.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85&extra=

西湖歌舞几时休--杭州游记


六月十八号,南方正是从梅雨季节转入盛夏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个朋友从上海出发前往传说中的人间天堂----杭州。从上海南站坐动车出发,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到了。第一次坐动车,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只是速度比较快停靠的站点比较少,而已。可能现在动车也多了吧,这个动车的外观没有宣传画上面的那么明丽,但是内部还是很干净舒适,不过六年前我乘坐广州至香港的快客里面的设施似乎跟现在的差不多,可见跟香港还是有差距,另外,动车的厕所虽然是所谓的真空吸附,但里面的干净程度还是差强人意。一路上我们三个玩纸牌消磨时间,我很多年拒绝玩牌了,突然再玩,输的很惨,每输一次罚酒一杯,最后我输了整整两瓶酒!虽然想赖掉,可是晚上还是喝了大概是有生以来最多的酒:二两左右的白酒、四瓶啤酒。虽然没醉,可是也差不多了。我以前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因为我不愿意喝太多酒,我觉得稍微喝点自己高兴最好,绝对不愿意喝醉,也不愿意别人强迫,我不愿意用自己的痛苦难受换来整体的兴致,是我自私还是我太向往自由?其实,如果达大家都随意,愿多喝就多喝,愿少喝就少喝,愿意喝醉的可以喝醉,甚至不愿意喝的也可以不喝,这洋该多好。可是,这永远不可能。

      打着扑克牌,不知不觉就到了,这真是一种Kill time 的好方法。

       在杭州一共了呆了三天,只有大概一天左右的时间是在看风景,绝对是走马观花,西湖周围有不少值得看的地方,细看的话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下次抽时间好好来观看.

  这次吕兄非常热忱的接待了我们,他虽然身体这段时间不舒服,不应该喝酒,可是仍然陪着喝了不少,一天说酒风见人,吕兄是个很直率的人,他老婆也很贤淑.

  杭州之所以被称为人间天堂,主要原因大概在于那里的山水,据说西湖占杭州市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果把杭州比做一个女子,那西湖就是她的一个巨大魅力,有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忽略她其他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她的交通,她的与上海不相上下的房价,还有她闷热难耐的夏天.我结交人也是这样,有的人因为他的一个优点,我就可以忽略他其余所有的缺点,可是也可能因为他的一个缺点而把他完全排除在外.何况杭州还有真正可以称得上山的山.不象上海, 海拔最高的"山"好象是100多米.总体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杭州,因为杭州跟我的家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山水环绕,可是杭州还多了一些巨大的优势,比如她经济发达,有历史沉淀,地理位置也便捷.我似乎在中学时代对自己家乡的不足就不回避,我不能因为某个地方是我的家就对他的缺陷甚至丑陋视而不见,但这并不证明我不爱自己家乡.可是盲目的地方主义随处可见,有多少人声称他们的家乡举世无双,有多小孩子高呼他们的父母是世上"最伟大的父母",又有多少国家断言他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动听的语言!

     我不回避缺憾和丑陋,哪怕这与亲近友好的人有关,但这不会损害我对他们的爱。

     毕业即将来临,到时候杭州也是我的归宿地候选之一。

原文作于2008年6月,见http://forum.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45&extra=
     

上外研究生标本

注:此文原来在论坛阅读量3万多,回帖量一百多,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

昨儿下午研部培训中心从研一学生中招兵买马,我因为之前一直在那里做培训,就被拉去做评委,我与summer搭档,她很健谈,也十分客气,每次试讲的人出去后她都不厌其烦地满面笑容地说:" would you please call the next candidate in?"大概因为她在英领馆实习的缘故.研一的弟弟妹妹们有很多很不错,绝大多数人都显示出上外学生在口语方面的优势,有一个小女生的口头表达能里甚是了得,仔细一看简历发现,原来人家参加过CCAV的演讲比赛全国决赛,而且后来在全国辩论赛中拿过大奖,还免费去罗马兜了一圈.但在这次面试中也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不少人对自己之前的一些成绩还念念不忘,以为那些往日的成绩在今天的上外还是很大的优势,比如好几个同学把原来研究僧入学考试时候的成绩写在了简历上,说自己的翻译考了130多,二外考了80多等等,其实这些同学接触的上外同学可能还有些少,在上外研究生里面,那些分数根本不值得骄傲,我自己当初来的时候十分低调,因为我知道这里"高手如云".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后来听到一些同学的事迹的时候还是十分惊讶佩服,因为他们实在太牛比了.下面说几个我知道的典型例子 ,算是上次那篇<上外研究生标本>的续集.

    第一位,我楼上的Q兄弟,他原来在江苏大学任教,第一次考上了上外英语研究生,因为单位的原因,没能来上,第二年他又考上了,且得以成行。

第二位,我的同门师姐L,她在安徽大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留校教英语,其间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中文杂志上发表诗歌若干篇,后来以高分考上上外研究生(后来得知她是我们那一届英语说是考生的第一名,翻译接近满分,而我这个略有文字洁癖的人,对她的诗歌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三位, 我们上一届的一个女生,来自四川外语学院,原来参加过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大奖,去伦敦参加国际英语演讲比赛,她来上外后,新东方主动找上门请她去教英语,她23岁时从上外硕士研究生毕业,入股新东方.

第四位,我们楼上的J兄,本科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毕业时通过日语一级考试,来到上外后开始学习法语, 于去年通过法语四级考试,好多次经过他门口,我都见到他在听英语或日语广播,或者是看日语电影.

第五位,楼上的一个法语专业的硕士生,本科时候他的专业是中文,大学时候自学法语,于200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上外法语硕士生研究生(后来留校任教,并考取中法联合培养博士).

第六位,毕业于同济的S,曾经参加过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后来又参加亚洲汉语大专辩论赛,并被评为"亚洲最佳新人奖",我一个和她熟悉的同学说她每次上MSN都是在听英语,我这个本身口译有相当经验和实力的同学对她的评价是: 她是目前我在上外见过的口译实力最强的硕士.

 我在这里混迹两年认识的人比较有限,肯定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同学我闻所未闻,但上面这些人已经让我十分开眼,也给我很大启发.不管你以前多么出色,或者你觉得你自己多么牛比,初来一个新地方,你最好能谦虚点,因为这里很多人以前都是自己圈子里的佼佼者;另一启发是,在一定天资的基础上,学语言的人比拼的是勤奋努力---除非你天赋极高,使其他人都望尘莫及.我知道的好几个实力强悍的同学本科时候都把牛津高阶词典背了下来.

    来上外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见识了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一些精英,他们如同镜子,能使你看到自己在许多方面的优劣,尤其是语言上的.但是上外也有几个基础似乎不怎么好的同志,以至于我们在课堂上听到他们讲蹩脚的英语的之后纳闷:他们到底是怎样混进上外的?

    很多人都想来上海滩游泳, 但这里是个大浪淘沙的地方,如果没有练好游泳技术,最好不要贸然下水.说到这里,我又想起莫言在一篇小说里的一句话:在这莽荡草甸里混世,你得有自己的绝招。


原文见(略有调整):http://forum.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24&extra=  

部分教师的生存状况

部分教师的生存状况 

    昨天接到y的电话。她今年年初跟上海一所名气很响的中学签了约。那个学校有本部和国际部,她被分配在本部。原来听说上海的重点收入甚是了得,又听说她那个学校本部比国际部收入高;可听了她最新最直接的消息,我不仅再次感到,对职业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道听途说。

    刚进去的新人一般要当班主任,带的学生多,那里学生作业也非常繁重,所以老师的任务也艰巨,近来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备课改作业到凌晨一点,有时候甚至到两点。这似乎也不只是新人的状况,不少进去两三年的老师,也是如此。对女教师而言,只要没生小孩,工作量都很大,一般20节课左右。有些老师怀孕很久了,还要挺着大肚子上班,据说有个老师头天还在上班,第二天就生了小孩!好像产假并没有传说中事业单位那么好请,也没那么长。最近又传来消息,他们单位两个年轻老师得了尿毒症。

    工资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一个月加上课时费不过三千多,他们的课时费每节20块。那里的人员流动据说也很快。以前认为本部待遇好于国际部,后来才知道,国际部更好,国际部不准教师之间告诉彼此的薪资(跟我郑州一个在大专教书的同学那个学校一样),国际部之所以工资高,因为招收的都是外国人的孩子,比如韩国日本在上海上班的人的孩子,每个孩子每学期学费8到10万,这样教师相对也能多分一杯羹,所以薪资高些。如果一个地方累,回报高倒也罢了,或者回报也不高,至少也要能看得到希望,可是按y说的来讲,这几点都没有,所以,她进来很郁闷,很疲累。

   上面提到过我的一个在郑州大专工作的同学,他是本科进去的当时工资连千多,现在加上课时费已经四千多了,一开始听到这个数字不少人会羡慕,且听我往下分解。他刚刚上班的时候,每周最多曾达到26节课,他说那段时间每天回去倒下去就睡着了,今年他工作第四年,每周仍然20节课,在高校上过课的人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这样长达数年疲劳作战,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单位领导飞扬跋扈,因为以前是中专升成的大专,所以那些人水平可想而知。现在,那里也是几个老师年纪轻轻就得了各种重症,最近有个女老师怀孕了,已经三个月,她向学校申请将每周20节课减到16节,领导无论如何不答应。真是禽兽!我同学的女友本来也在那里工作,后来觉得不是长待之地,于是去年考研到了西外,而且学校并不愿意跟他签协议让她以后还回来。通过同学的例子,我知道,去一个单位,除了看钱,还要看领导和制度。有时候他们给你的工资可能比别人多些,但是那里如果有着吃人的暴政,那代价也是非同寻常的。所以去一个单位之前,要了解他们的体制制度,看你能否接受。没有理想的体制,但是有相对更好的和更适合你的。像我同学那个学校,如果工作四年,每周还要上20节课,而且自己没有任何选择余地,我是不能接受的。

     宿舍兄弟有个同学毕业于川外高翻,因为她出类拔萃的能力(她是出色同传,有过多次高级别同传、口译经验),她被西南财大录用,教口译课,每周上课两天,工资3000多,不坐班,剩余时间自由支配,她还可以做很多口译活儿。她是个例外,在课余可能挣得比上课多,但是即便一个普通教师,在这样的学校,也很爽,至少那么多的只有时间你是你自己的,只有是时间最珍贵的东西,如果是个普通女孩,她可以用那些时间来休息、恋爱、结婚、相夫教子,或者做其他充实提高自己的事情。据说那个学校几年后还有廉价房卖给老师。

     大学的待遇全国都不回有巨大差异,差别应该在2000以内,在上海,这个差别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无论去哪里的大学,除了待遇外,很重要的还有发展前景以及各方面,或者用一个通俗但准确的词儿,叫“实惠程度”。那个放弃华中师大回到河南一个地方师院的同学的选择是很明智的,因为后者能给她的实惠比前者大得多,前者唯一的优势就是虚名。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说大牌学校机会资源多,其实,这些名校强人老人也多,后辈过去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你在那里根本收不到重视,而小点的学校如果你去了,反而受重视或重用,机会更可能落到你头上。至于待遇,我相信华中师大和河南一个地级市的师院差不多,我姐夫就在我们当地一所师院教书,今年第3年,工资3000多,但那里的房价2000多。武汉的工资估计也是3000多,但房价至少有5000左右。对女孩子,好像不用怎么考虑房子,但是地位待遇机遇对他们也是很重要的吧。

    找工作的同学,希望跟一个学校正式签约之前尽量充分了解那里的体制,最好找一个在那儿工作的校友熟人了解,这样去后不会后悔。千万不要相信道听途说糊里糊涂就卖了自己。有时候,一卖就可能是下半辈子的事情,硕士尤其如此。别人随便一句话可以不负责任,但你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我原打算以后读个博士,手头积累点然后撤离上海去诸如苏州杭州等地安度中老年,可是这两天犹豫了,因为看到杭州那个关于飙车的新闻,我怕一不留心,遇到那些潇洒的飙车仔,被他们轻轻一碰,在令人迷乱的人间天堂轻盈飞起,重重落下。

    看来似乎无处可逃。



注:原文2009年5月13日发于http://forum.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72&extra= 。

凡事要趁早

昨天早上十点到火车票代售点买国庆去镇江的票,到了那里一看,排着一百多米的队伍,我很受挫,退了回去,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排队。



今天,我7点半赶到那里,虽然淫雨霏霏,但还没开门的售票点前面的队伍比昨天的短不了多少。



有这件事情,和之前许多的经历及观察,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凡事要趁早。



在这个人山人海、急速变幻的社会,凡是趁早极重要。



学习要趁早,否则你将迅速被后来更年轻基础更好的人赶超,还有,你若不趁早学习积累,不知觉间,岁月就会吞噬你最具潜质的青春年华,待你日渐衰退、幡然悔悟时,为时已晚。



学习后就业要趁早,否则在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并且是个流动十分有限的超级国家,有限的坑儿都被那些或大或小、或精英或无能却有背景的萝卜占满了,等你毕业,只能被归入工资跟民工类似甚至还不如的类别。当然,这就业早的意思是做出正确判断后的就业,比如如果你本身大学不错,基础也打捞了,那就可以早些去就业,而不是继续“深造”;但如果你大学一般,专业不行,那么你可以考虑继续读书,但必须尽可能读好地方好学校的好专业。下决心也要趁早,你怕苦怕难,举得好地方好学校好专业太不可及,那你就不要幻想有大的改变,就老老实实能找到什么就干什么。那些没有胆量决心进行极端挑战的人不是真有野心的人,真有野心的人勇敢而智慧。



恋爱要趁早,这主要是对大学生而言,中学生太早了。那些禁止谈恋爱的大学少了人间最美的风景。最好是大一,那是的内心清纯懵懂,最适合爱情萌发,在清纯懵懂的时候好好体验一下男女交往的奇妙感受,也是人生的一种丰富。我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在大一就瞅准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好好恋爱一场,到了大三大四,离踏入社会进了一步,也就更加现实一些,那时的爱恋不再纯粹和肆无忌惮。晚恋也许是我最终失败的原因。不过,晚恋还是好于不恋。如果到了研究生还没谈过恋爱,那以后跟异性交往,空拍会有些障碍,毕竟男女的区别难以想象的巨大。我赞同男女平等,但坚持男女有别,想要结婚的人应该在恰当时候通过恋爱来多多了解异性,并锻炼两性相处的能力。恋爱要趁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作为个体的人,个性岁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个性越强,于是找到匹配对象的几率也越低,所以应该在自己还没有经历太多的时候谈恋爱。到一定时候,也许根本没有恋爱的机会,不过是看条件进行婚姻匹配,那有什么意思。所以现在好几个人给我介绍对象,我都觉得有点没意思,因为我知道那不过是双方彼此打量,判断匹配值。

Is conditional love still true love? 可无条件地邂逅那个令人眼睛一亮内心一动的人的几率,对于一个有些经历和年龄的人,又能有多大。



结婚要趁早,在跟一个人相处一定时间,认清了对方的天性本质之后,要迅速做出结婚或离开的决定,因为早结婚早生孩子,一举两得。男女最好都在25前结婚,28前生孩子,在大城市之多后推两年,否则,到时体质迅速下降,精力渐渐不济,无论孩子的质量还是养孩子的力量都会受影响。不过,似乎京沪这样的大城市里的现实是对我这理想的巨大嘲讽。事实是大多人都是三十多结婚生子。我认为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可是身在其中的我,几乎也已沦为那违背规律的一员。



读书要趁早,不管是为了知识,还是为了文凭,都要趁早。我们国家教育前行的速度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如果打比方,有点像现在许多地方大兴铁路和地铁一样,至少在长三角,可以看到到处在造路架桥,我们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毫不逊于我们造路架桥的速度。现在,地铁似乎还是几个特大城市的骄傲谈资之一,再过一两年你试试看。高校文凭跟这理儿一样。不同的是,我们的交通费不会因交通的发达而降低,但文凭的价值,却会随着高校的兴旺而急剧降低。据说,未来几年,我国高校入学率还要增加一成。想象那后果,实在是对我判断力的一个极限挑战。所以,现在打算考研的要尽快,打算考博的也不能再犹豫。我们部门今年一下招进来三个博士,几乎都有海外背景,此外还从荷兰招来一个那里研究所的主任。我简直不敢设想三五年后国内博士就业会是什么情形。当然,如果连博士就业都是个大问题,那估计也不止是博士们的错。但不管是谁的错,自己还是要趁早。你耽搁了,你要承担很多后果,即便是别人的错,也没有任何人为你承担责任。



买房要趁早,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出名要趁早,这是听一天说的,他说那出自张爱玲的作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世界大变化前,你内心要趁早树起一定的信念,然后让信念支配你行动起来。



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主动改造自己的信念和身体。



身体是肉做的,它很多时候是个懒货,只满足于吃喝拉撒睡;用弗洛伊德的话说,那是本物或物我,就是动物的我,那是最低级的层次。要用最高级的层次,即超我控制驾驭这个懒货。超我有时现身为一种信念、理想,超我会时常骚扰本我,让它吃不好睡不香,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及时超我发力的形象写照。超我占主导地位时,能最大激发个体作为一团碳水化合物的潜力,去做出超越其他由本我控制的碳水化合物的成就。当然,超我也不能太过分,它如果太虐待我们的碳水化合物,我们就可能出现肉体的问题,所以超我和物我要轮流坐庄,就像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坐庄才能把美国搞好搞成世界最强大一样,当然,可能一个时期里其中一个坐庄时间长些,最好是超我坐庄的时间和频率大些,这样我们的碳水化合物就会处于最勃发的状态,使我们在这个竞争酷烈的社会保持有利地位。超我、本我达到平衡的时候,自我就出现了。



算了,这太抽象了,还是回到现实,回到每天。



每一天,你是被自己引领着么?

每天,你是被自己的哪部分引领着?物我、超我,还是本我?

人们的每种行动,都受到自己某一部分的引领。认清这一点,很重要。



凡事趁早,就是说最好常常让超我醒来坐坐庄。



物我、自我、超我: id,ego,superego

原文发于2009年9月22日,见:http://forum.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51&extra=。

献给2012考研失利的年轻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涯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涯谁人不识君”
这个论坛的古老前辈司马翰唐,曾在我失落之际,赠书一本,扉页上写下了上面这句话。如今,我想把它赠给这次考研失利的朋友们。



今天上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网上可以查询了,有的人看到了激动人心的结果,有的大失所望、感到天空灰暗。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后者,任何的安慰,都毫无效力,就像一个人受伤,总归需要一段时间,痛楚才能慢慢退却。那么就让他们在时间中渐渐找到下面该走的路。

其实,考研失利,如同失恋,一时间,会觉得天空灰暗、人生凄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回首已度过的不长的人生,发现我们已遭遇无数类似的难关。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小时,曾见父母不和,甚至要到离婚的程度,那时候我还不满十岁,但幼稚的心脏,已感到了沉重而锥心的痛苦,以及如同秋天的麦田般无边的愁绪,那一刻我以为,人生的此种苦境,也许要延续到永恒吧,那将是怎样可怕的地狱呵。后来,我又经历了中考失利、高考失利、就业时的煎熬、母亲犯病时的焦灼以及情感上的动荡和打击,那些时刻,我都会觉得人生无望,萎靡不振,无比颓废。

但这些挫折和打击,都过去了,因为我在短暂的失落徘徊之后,立即重新踏上新的征途,终于摸索出了另一条道路。另一条道路虽然未必最好,但我还是走到了今天。如今,我的父母依然在一起不错地生活着,比二十几年前要好得多;如今,我还是一步步克服了学业、情感和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考验,走到了更好的路上。

其实和其他很多挫折相比,考研的失利算不上多么沉重的打击,因为即便失利,也未必意味着你的人生从此止步不前,更非无路可走,相反,你即将选择的另一条道路,未必比考上之后那条差。我05年考北京的一所学校失利,然后工作,下一年考上上外,但05年和我一同失利的一个朋友,在家乡省会落脚,如今,他已在那里成家立业,当年白手起家的他,今天在那里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套新房子,一个贤惠的妻子,妻子肚子里还有两个即将出世的双胞胎。我觉得他考研失利后的人生道路并没什么不好,甚至,他如果那年考到北京,后来可能还要打拼很久,才能过上安定的小康生活。

狂人尼采说,那些被苦难摧毁的,都是弱者,不值得怜悯。尼采的话虽冷血,但也该引起我们的些许思考,我们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是否应该自问:这难道真是那最后一击的苦难吗?我难道真是个弱者吗?

这样的话听来煽情,我自己都感到肉麻而羞赧了。安慰话说太多了,就是这样吧。
有些道理,不是能被灌输的,只有走过去了,才能看清。
希望失利的年轻人,早点走过这段泥淖,跨越命运设置的这个小小障碍,到前面去,你会发现,那里也有空气、阳光、鲜花和掌声。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要回头!”如今再看这句小时候常模仿的电影台词,方觉出几分深意。

注:旧文,2012年2月24日发于http://forum.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867&extra=。

答一个考研女孩儿的父亲


这个周一中午,坐在松江办公室的时候,一个五十左右的男人走了进来,衣衫朴质,脸上布满岁月的风霜,但说话十分礼貌谦恭,吐词造句也不显庸俗笨拙。

他说明来意:自己的女儿在西安翻译学院读书,十分优秀,得了很多奖项(他展示了那些奖状证件),现在暂时在一个培训机构教雅思,每个月四五千块钱,但想深造,准备报考研究生。于是他跑出来给女儿咨询。他说去了南京大学问了那儿的几个学生和老师,他们都不鼓励,说很多像这样背景过了初试的考生,复试都一无例外没录取;也就是说,他们是不录取非全日制正规四年本科毕业生。

父亲又跑了南京的几个高校,都受到类似的劝诫。

我听完后告诉她,虽然不能给你什么实质性的建议,但据我所知,上外是相当公平和透明的,只要你女儿有能力,符合报考标准,然后通过初试和复试,上外肯定会录取,不会看你的背景是什么,只看你的成绩、你的排名。

他听了我的话,虽然收到了些许鼓励,似乎又不能完全放心,后来也不好意思在办公室叨扰过久,便离去了。

周三晚上我在虹口教学区食堂吃饭,和老牟、春哥一起,又见到了这个父亲,远远地我就认出了他,还是那身行头:朴质的衣衫老旧的包,他很谦和地问了几个学生,后来吃完饭后送还饭盘的时候,路过我们坐的位子,然后停下来,准备再询问我们,可能我换了衣服,他并未认出我。他刚问了一句,我微笑说:你前天在另一个校区问过我,就在我办公室。他尴尬地笑笑。我说没事,我还是想告诉你,上外是很公平的,你女儿如果真有实力,绝对会考进来,不存在背景歧视,我们当年的硕士同学里面就有各种背景的,有中专毕业然后自考专科本科再考上外研究生的,那个女生考取了两次,第一次因为档案没过来,就再考,结果又第二次考上,她第一学历是卫校。还有一些同学是电大和三本的,也有第一学历是专科后来专升本的。这些人背景似乎都不好,但都因为实力被上外录取了。真的,不要担心,只管回去让你女儿好好准备。上外是英雄不问出处。

这位父亲仍旧有些不放心,想再确认下,他说也去北京咨询过几个学校,都不能让他放心。

我最后准备给他些实质性的建议,便问,你女儿考了专八没,考了多少分。他老实回答说,本来学校是没机会考的,但后来花钱买了个名额考了。

我赶紧问,是花钱让人靠的还是买的名额自己考的?他说是自己考的。我又问,成绩是多少,他说刚刚及格。

我沉思片刻,感到绕弯子也没意义,就告诉他:这个成绩考上外应该也是有希望的,但如果想把握大些,最好抽出足够的时间好好准备,因为上外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你回去让她好好想想,到底是要挣钱,还是要继续读书考研,如果要考,是否要辞职专门准备、或者减少上课好好准备。时间也不多了。

没关系,也不是很紧。这个父亲回答说,2014年才考呢。我有些错愕,问为什么,他说那时候才能拿到学历和学位。至于原因,他没说明,我也不好再问些什么。

我感到我已经尽我所能帮他了,于是起身告辞了。

注:此乃旧文,作于2011年,略有调整,原文见:http://forum.shisu.ed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867&extra=。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冬天的路人及随想

丁酉年十月廿一。北美多伦多,零下二十度。

早上八点三刻,圣乔治大街两边人行道上的残雪冻得硬如钢铁,踩下去卡帕作响。往日叽叽喳喳的鸟雀不见踪影,遛狗的人也无迹可寻。太冷。满街的加拿大鹅和北脸。也有境况窘迫、冬衣薄单的。也看不到街边流浪汉,大概躲去了温暖的收容所。

迎面走过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瘦高纤细,符合现代维密秀审美,但在唐代应该相貌寒碜。她上身羽绒服,下半身露着赤裸裸的两条腿,白皙骨感,并没有发抖。脸上也带着高冷的表情,没有一丝生气和红润。我的审美标准,还滞留在唐朝。一个朋友偏执地认为:丰腴的女人大气、健美的女人性感,骨感的女人冷淡或聒噪。也许有几分道理。

对面人行道上一老者笃笃前行,步履老迈,帽子老旧,嘴里不时喷出浓厚烟雾,如同一个老朽蒸汽机车。老的东西未必一定不好,那些欲望、偏见、激情、妄念一 一远离他们,他们也就距离生命的真相越发接近了。

昨晚,森提乃尔车站的玻璃候车房上结满了奇幻瑰丽的霜华,不远的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十分娇小的女娃儿,女娃儿兴奋地跑进水泥路边上的雪地里踏雪,满是新奇与兴奋,全不觉寒冷为何物。她令我忽然想到自己童年:亦是不惧冰雪寒冬,只管把冰雪来玩耍和啃食,脚后跟一再冻烂也不觉苦痛,因为生长快速、伤疤愈合神速;显然是生长的速度超过了痛苦产生的速度。

我不吃冰雪已有多年,大概内心的熊熊焰火也不再猛烈;而我童年的许多长辈,已长眠于冬天的雪地之下多年。

冬天,大概是上帝对生命火焰的测试。生命之火固然可贵,但寒冬的神力也值得敬畏。

小说大师乔伊斯在他的短篇《逝者》末尾,描绘了冬雪的神伟浩瀚(笔者拙译,最后一句话尤其挑战):

A few light taps upon the pane made him turn to the window. It had begun to snow again. He watched sleepily the flakes, silver and dark, falling obliquely against the lamplight. The time had come for him to set out on his journey westward. Yes, the newspapers were right: snow was general all over Ireland. It was falling on every part of the dark central plain, on the treeless hills, falling softly upon the Bog of Allen and, farther westward, softly falling into the dark mutinous Shannon waves. It was falling, too, upon every part of the lonely churchyard on the hill where Michael Furey lay buried. It lay thickly drifted on the crooked crosses and headstones, on the spears of the little gate, on the barren thorns. His soul swooned slowly as he heard the snow falling faintly through the universe and faintly falling, like the descent of their last end, upon all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窗玻璃上的几下轻微响动引他扭过头去。又开始落雪了。他睡眼惺忪地望着窗外,暗淡的雪花闪烁银光,贴着路灯乜斜飘落。他该启程向西了。是的,报纸说的没错:白雪将弥漫爱尔兰。它落在灰暗中部平原的每个角落,落在光秃的山丘上,轻柔地落在艾伦沼泽;再往西,白雪轻轻落在香农河桀骜不驯的深暗水流上。在迈克尔-傅雷长眠的山岗上,白雪也洒满孤寂墓园的角角落落。寒风吹拂,墓碑上和崎岖路口,墓园小门栅栏矛头上和枯叶落尽的荆棘上,都堆起厚厚的白雪。白雪绵软地落满宇宙,也绵软地落在所有生者和逝者头上——跟它们坠地的最后旅程一样;听闻此音,他的灵魂也缓缓睡去。

注:The Dead全文: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james_joyce/958/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略谈“我心情沉重”、“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翻译


Image result for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今日碰到几个翻译,貌似简单,实则挑战,有情趣的朋友不妨讨论、赐教一二:


1.“我心情沉重。”

推荐版本
A:My heart is heavy. (比较文雅、形象)
B:  I feel very sad. (比较直白、通俗)
参见讨论:https://forum.wordreference.com/threads/my-heart-is-heavy.2264980/

谬误版本
A:  I feel heavy. (听着可能理解为你肥胖、超重)
B:My heart feels heavy. (往往表达的意思是你的心脏疼痛,有心脏毛病)
参见:
a. https://forum.wordreference.com/threads/feel-heavy.1331877/
b. https://patient.info/forums/discuss/my-heart-feels-heavy-297776



2. “人类命运共同体”

版本1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来源:
a. https://thediplomat.com/2017/11/a-community-of-shared-future-one-short-phrase-for-un-one-big-victory-for-china/
b.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7-10/06/c_136662086.htm

版本2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humakind
来源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xismoments/2017-11/10/content_34355178.htm

版本3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7%B1%BB%E5%91%BD%E8%BF%90%E5%85%B1%E5%90%8C%E4%BD%93/1096715

点评:

窃以为,这几个版本都不理想;从字面对应来看,第三个最好,但从英语受众效果来看,第三个应该最差。

从意思的传达来看,第二个算是瘸子里挑将军,因为总觉得humankind比mankind好一些,毕竟在强调男女平等的西方世界,mankind的“男人色彩”太过浓厚。这几个版本都不理想的根源,不在于翻译的不够好,而在于汉语原文内在的微妙不可翻译性,那就是原文那个词汇,太过宏大;宏达道一定程度,就变得抽象和空洞了。

从文化效果来看,其实第三翻译其实最忠诚,因为他把汉语原文的那种宏大,翻译的最为贴切,这种宏大在很多大陆汉语使用者来看,可能很好,因为他们习以为常地沉浸在宏大的文字密网之中,从毛时代的“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全世界无产阶级兄弟联合起来”,到现代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一母同胞、如出一辙;你习惯的东西,别人未必习惯;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可能讨厌和感到恐惧。语言而言,这个human destiny community给英语受众的负面感受,就如同英文中的individualism和criticize翻译来的“个人主义”和“批判”给汉语使用者的感受类似。

总而言之,汉英之间的很多翻译,都难以逃脱意识形态造成的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样看来,我们y也许可以将“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这句歌词安全地翻译为“Your meat is my poison.”或者是“Your meat is my shit.”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我们不能让那些不如我们的人过得比我们幸福?

我听到同一个朋友两次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让那些不如我们的人过得比我们幸福。”两次,这个朋友都是在酒桌上,但至于他是否喝高了,我不得而知。

第一次,这个朋友这样说,我还觉得颇有道理;但第二次,看到他在朋友圈里晒了好多酒瓶后说这句话,我就有些不是滋味了。一则,我天生敏感,觉得他是不是在说我?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不赞成这种说法。以前年轻气盛,也总觉得很多说法挺有道理,比如看到许多所谓的美女找了比较“挫”的男友,就随声附和地相信不少男生背后脱口而出的讥讽“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甚至更加低俗恶毒的版本“好B被狗Ri了”。但现在,我不再相信这种说法,因为我知道,很多美女,很多部位都是假的;而很多男的,也不是看似那么挫;最重要的是,我相信:那些比我们幸福的人,一定有胜过我们的地方。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永远囚禁在自己的牢笼中,老死不见上帝之光。

(万一有一天这位兄弟看到这篇文字,希望不要怪我,纯粹就事论事,没有针对个人。)


以前的猪

小時候,家裏養豬,一般一年一頭,一頭豬的居住面積比一個人還要大,豬圈得有二三十平方,只是條件簡陋寫:一個窩棚,四面磚牆,一個食槽,一個糞坑。小豬娃一般在春天暖和後買回來,大概二三十斤。它們吃的雖非山珍海味,但十分健康:家裏鍾德紅薯、南瓜、玉米、麩皮、糠、紅薯藤花生梗粉、各種野菜和水草。野菜水草往往都是超大鐵鍋煮熟後放在大池子裡髮膠,這樣去澀去苦,還真有點類似醃菜和臭豆腐混合的那種臭臭的美味。

小豬買回之前都閹割過,防止它們把精力不必要地浪費在發情做愛上去,但偶爾會有閹割不盡的豬娃,它們長大後就是主人的惡夢,它們瘋漲發情的時候,上竄下跳、橫衝直撞、亂挖亂刨,把豬圈搞得天翻地覆,這還不算,最可怕的,是有寫豬不知為何練就了劉翔那樣翱翔跳躍的本領,它們操出豬圈,然後直奔稻田或者菜園,然後向孫悟空闖入盤桃園一般大快朵頤,讓所有菜蔬糧食塗炭殆盡。這個時候,主人全家出動,提著棍子、敞開嗓門,連打帶嚇,圍追堵截。

豬其實脾氣特大,軟的不行,硬得不吃,所以主人需要將剛柔拿捏準確才行,但往往出逃的豬,都是在自己和主人筋疲力竭的傍晚,半推半就地回到豬圈,接受主人歇斯底里的一通斥罵或毆打。但主人依然不會忘了給它們足量的晚餐,否則它們的叫聲會把院子振癱。夏天蚊蟲眾多,豬也可憐,渾身疙瘩,主人殫精竭慮地尋找驅蚊良方我們家以前試過在豬窩附近噴藥、點蚊香,據說還有人試過給它們掛蚊帳,但蚊帳被它們三下五除二撕成八半、吞入腹中。秋天氣候適宜,豬也長得最快。

猪吞食蚊帐其实不值一提,它们吞食鸡子才可怕。每年春天,母鸡都孵化出一窝小鸡,半大不小的鸡仔,有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地跑到猪槽边上觅食,潜伏在窝中稻草里的猪这时候就会闪电般地冲出来,一嘴咬住一两只小鸡,三两下就咀嚼吞了下去。猪其实是杂食动物,只不过人类驯服它们之后总是给他们吃素,导致人们误以为猪是吃素的。还有一次,父亲阉割了家里的一头山羊,父亲将鸡蛋大小的睾丸扔进猪圈,猪分本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进嘴里。这些血淋淋的景象当时令我对猪刮目相看,也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猪绝非人们想象的那般愚蠢和笨拙。现代人与自然越来越远,对猪的认识自然也越来越少。母亲以前批评我学东西慢时会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可是,现代多少人是天天吃猪肉,却没见到猪跑。

家猪的聪慧与机敏,遗传自他们天下无敌的祖先野猪。昨天电话里,母亲说故乡山村人烟渐退、野物渐进。上半年有个乡邻带着家里的狗子去打茶叶,在山路上与一头野猪狭路相逢。狗子不谙世事,狗胆包天地跑去追赶野猪,野猪佯装逃跑,没几步,却突然来个回马枪,一嘴要断了狗前腿。狗惨绝人寰的叫声在山谷里回荡良久。

一个英国人研究发现,大英帝国当年的衰落,是因为他们吃了太多阉割的猪肉。如今,我们吃的鸡鸭鹅、猪马牛羊都经过了精致的阉割;我们每天吃进去的很多信息,也享受了同等待遇;也许有一天,把我们关进猪圈,我们都会丧失突出重围的眼界与胆魄。

其实,有学者指出,很多人早已被囚禁了资本、消费和权力造就的高科技猪笼,并乐在其中。看看周身越来越多同样的衣物装饰、越来越相似的脸孔、以及越来越密集却萎弱乏味的文字图片,就知道此言不虚。工业化的确对人类的野性会产生巨大的褫夺阉割,美国在一百年前工业化时就出现过类似趋势,于是出来了杰克-伦敦、弗兰克-诺瑞斯等一批赞颂自然伟力的文学家,形成名噪一时的思想流派。而如今,这样的文学作品似乎未成气候。

在以往,冬天是打猎的好时机。群山光秃,大型猎物无处可躲,还不得不出来觅食,于是人们就趁机猎取。十多年前,故乡的猎枪被收缴殆尽,野物的增多可能也与此有关。不过,前几天,故乡有朋友在我老家山上打到了一头野猪,还分了一条猪腿给我父母,虽然分量不大,但情义很重。

野猪可能没有大智慧,但它们却又超群的勇武,这也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品质。还记得初一那年冬天,每个周五回家,周日下午或周一清晨,再跋涉四公里去乡里中学进行一周的学习。一个深秋的清晨,在中途路过的京广铁路,我们一群学生老远望见一头膘肥体壮的黑毛大野猪,它毛若钢刺、眼若探灯、牙似尖刀、尾如钢鞭,它横在铁道中间,直面一列奔驰而来的蒸汽列车而岿然不动,摆出一副与车决一雌雄的架势。虽然那头野猪最后魂飞魄散、肉体也被那群学生抬走瓜分,但大概因为吃了他的肉,它的勇悍凌然,至今依然铭刻我心。它当时一定是看不惯火车横向霸道,整日叫嚣搅扰它的领地,于是以武犯禁。这头野猪,依然活在我心中,而我的记录它的文字,只要有一人看见,且记在心中,那它的生命也将继续扩散和延续。

图片来自:http://www.xayny.com/a/product/34.html 

批判大词&兼论“小”

看到一篇东西,实在不是东西,感到出离愤怒,不禁写下一篇批判短文。那篇东西详见:“有人用汉语翻译了一首英文诗,全世界都服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I3NjcyNA==&mid=2649373071&idx=3&sn=041c96afd60cfe202a3413d9f3afc169&chksm=87f73d14b080b402b15f0f7673cc2e5a59881bb433accae8d805ec2ebee49965de6e9127be05&mpshare=1&scene=1&srcid=1203mJkUIhczdTjID3eFOOXg&pass_ticket=0eN6YIS67o%2B%2BmJk8PWLGgasLfKpZzPS%2BFMabN1YJMgES3j2mTNlqoy6%2FC4YLntzB#rd


我的短文:

原谅我严肃一下下:真不敢相信這是新華社發的。英詩作者是誰?漢語譯文出自何者?“有人”到底是谁?!又怎麼證明“全世界都服了”?

新华社网文编辑至少也是硕士研究僧吧,还以此类耸人听闻又不尊重人的方式来玩弄文字、挑逗愚弄读者,实在不该!原文所谓的几个译文,从信达雅的基本翻译标准来看,几乎没有一个过关的,甚至都是对这一标准的各个和全面背叛。

汉语的美,根本无须和其他语言对比,更无须拿其他语言衬托(我们哪一种方言可以声称自己绝对地比别人美且征服世界?)这也跟爱情一样,他们的美无须拿别人来一较高下。唐诗宋词的美,在于他们本身的外延与内涵,唐宋明清盛世,哪需借助翻译来衬托当时文化文学之璀璨丰富(当时几乎没啥翻译)?

反而与古代汉语比起来,很多现代汉语是丑陋的,因为它充斥着这种无厘头的厚此薄彼、虚骄虚傲。文字作者企图以外文和古诗词为道具衬托所谓汉语之美,但其实他既不懂翻译、也不尊重古文,反而暴露了现代汉语日渐显现的一些致命缺陷:逻辑萎弱、不尊作者、肝火虚妄。

原文所有所谓的翻译中,第一首恰好是最不美丽的现代汉语,但相对最准确;后面所有的所谓美丽的翻译,几乎跟英文原文没关系,是作者胡诌自嗨。作者绑架外文、奸污了古汉语、污蔑了翻译,罪孽深重。


后续:今年看过几篇文字,点评中华文化遣词造句中的“好大喜功”,比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比如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些自然是文学此次,上无关要紧,但仔细考量,自古至今,从文人政客,到普通百姓,喜好大词以及宏大表述的情形,是有些不绝如缕的;甚至上个世纪多次闹革命,从苏俄舶来的“解放全人类”等共产理想口号,也与自古以来的那些喜好大词遥相呼应,不得不令人反思和忧虑。现在,又有了“命运共同体”,“伟大复兴”等宏大口号理想,这些理想,犹如巨大旋风,他们制造的漩涡,足以让草芥般的个体随风起舞、难辨西东。但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个体,却是必须引起警惕和反思的。另一方面,这个古老的文化进化到现代,似乎又在另一个方面喜欢“小”,从脍炙人口的清末影视剧中的太监称谓“小李子”到如今党政及非官方单位中盛行的初级职位同事的“小张/刘/李/王”,都透露出人们对“小”的青睐,至于无数人主动在“长者”面前以臣服口吻自称“小X”的情形,更是无需赘言。大和小,是相对立,但有时相辅相依的,大是累计在小上面的,大也需要小来垫衬;小的低俯姿态,是为了有朝一日变大。这大小两极的文化,十分有趣,值得以后长文考辩。下面贴一篇《金融时报》中文版上对“大词”的批判:

【大词】我最早是从一个中美混血儿嘴里听到这个词的,当时吃了一惊。他在委婉地讽刺中国人话语中的某种习气,简而言之,便是那种装腔作势的空洞。从官场用语、官媒腔调、大街标语、单位文宣到聊天谈话,无处不充满大而无当的词语。身处其间的大多数人,未必会有强烈的不适感。来自异域的,几乎瞬间就会产生强反应。
昨天,《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宣称:一枚东风导弹可灭一国。网友调侃道:“叼飞盘我只服胡编。”还有人批曰:军国主义分子胡锡进。胡总这句话用的即是大词矣。
大词,究其实质,就是无话之话,它没有任何含义,若出自官方,仅仅用来虚张声势,制造一个貌似庄严的语义场,以之遮蔽现实,压制对真问题的探讨;若出自个人,则可表明发语者癫狂、贫瘠的精神状况。
比如在饭馆听到的以下对话:

甲:你在单位服不服一把手管?
乙:他管不了我。
剃刀边缘
小雪日造句
老愚:庆幸的是,插科打诨尚未得到严格禁绝,仿造句成为一种新式评论方式,因为民众所乐于接受而变为某种随喜。

甲:你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
乙:对。本人加入的是民主党派。
甲:那也得服从共产党管理啊!现在党要领导一切。
乙:呵呵。那就被管吧。

原文参见: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5106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云宝日记005--哭得多了&我的回忆

云宝日记005--哭得多了&我的回忆

按照中华农历,今日大雪,云宝也35天了。不知是否是婴儿发育的必经阶段,云宝最近表现似乎不太好,每次饿了或有了屎尿,哭喊声有点耸人听闻;每次吃奶,都没有以前专注,吐奶的次数也多一些。

前面一个月左右,每晚基本都是云妈伺候他,我一晚上沉睡,几乎听不到他的哭声,不过最近几天,几乎每个晚上都要被他的大声哭喊吵醒。以前吃了奶马上就睡了,即便不睡,也默不作声地自己在那里玩,但现在食量倍增、哭闹倍增。

也许是他力量大了,个性更加明显了。人的个性,大概和自己的力量是成正比的。云宝这样倒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折腾的云妈特别辛苦。过几天也许要去看看喂奶专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养孩子不仅辛苦,也是一件技术性挺高的活儿,很多事情,都是做父母前根本没有概念的:比如什么姿势抱他比较好?多久喂一次奶正常?一次吃多少合适?怎样的睡姿科学?如何判断各种哭闹的原因?

总体而言,云宝还是很听话的孩子,几乎没有无缘无故的歇斯底里。云妈很有耐心,我也不错,希望我们早点把云宝带大,而我们也不那么老迈沧桑。

云宝也算是幸福的,大小环境总体对他都不错。虽然生在这寒冷的北国,但居家都有暖气,从11月他降生起,室温一直保持在23度左右;估计暖气要开到明年五月份,还好电费不算贵。

云宝的奶奶和外婆说,我和云宝妈妈出生后的冬天,家里根本没有空调和现代取暖设施,晚上睡觉,都是靠着妈妈在被窝里取暖;想必那种情况下,妈妈一晚上都提心吊胆,除了随时应付哭闹,还随时担心压着自己的孩子,肯定是睡不好的。

现在都是用尿不湿,用完即仍,十分方便,加拿大的儿童用品还有税收减免,相对便宜不少。但我们小时候,都是用手工做的棉布尿片,寒冷的冬天一天要换十五六次,热水不是那么方便,天寒地冻洗完之后,要在炭火上烘干。

我还记得小时候,炭火盆上罩着用篾片编的网格罩子,洗干净的尿片就是搭在那上面烘烤。洗尿片、换尿片、喂奶、安抚几乎全都是母亲的工作,出了月子,母亲还要给一家人做饭,以及负责担水、打扫、缝补、浇菜、挖菜、喂猪喂鸡等无数琐事;农忙时节,还要帮忙干重活儿;现在想来,母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高效全能,对比起来,我们现在有那么多人帮忙,条件也有天壤差别,但我有时候却竟然还感到挺累的,看来我的耐受能力和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现在孩子的营养也好很多,因为妈妈有足够的主食和比较多样的水果、蔬菜等辅食,以保证奶源。但我小时候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母亲说她怀孕的时候一直很想吃肉,但却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荤菜,我出生后,奶水也不足够,所以我时常哭闹。我那时候给母亲带去新生喜悦的同时,一定也带去了更多的烦恼,因为对于婴儿因为饥饿而发出的那种令人焦躁和无助的哭叫,我也算是有所领教的。但好在,云宝每次哭闹并不长久。

现在每次云宝哭闹厉害的时候,我看着云妈忧心疲累的样子,就对她说,我们就要这一个罢,是在太闹心了。真不知道母亲当时是怎么同时带相差一岁多一点的我和姐姐的。据说,姐姐小时候还差点出了事故毁了容,因为更早的时候,大概在1981或1982年的冬天吧,老家的厨房还是茅草屋顶,家里甚至也没有火盆,而是直接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加上柴火烧火取暖,有一次,火坑里旺盛的火苗在舞蹈,蹒跚学步的姐姐扶着火坑旁边的椅子玩耍,但突然失衡,倒向了火盆,幸好母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住了她。这种事情,在那时候的农村,应该是相当常见的,因为知道如今,村子里还有至少十来个人是“扯疤脸”,他们都是小时候烤火失足烧坏的。我以前的干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那种称呼是羞辱性的,他们因为后天的事故毁容,也必然在心上烙下了永远的伤疤。

小孩子其实和小动物差不多,虽然十分可爱,但也有很多本能性的东西令人猝不及防,云宝小便就总是突如其来,往往刚刚换了一个旧的尿片还没半分钟,他就突然像高压水枪一样到处乱射,把新的尿布和衣服污染殆尽,有时候还会呲到墙上或身上,叫人又气有奇:惊奇他的尿怎么尿得那么高远,童子的肾脏难道真的就那么强劲?

还好现在人多,不必一手搂着孩子、一手在锅里炒菜。我有个本家兄弟,小时候妈妈搂着她做饭,他就把尿呲到了锅里。至于那菜最后如何处理了,我还得回去再问问老家的人。(希望他不会看到我这篇文字)

其实,人们不必为过去和小时候的错误感到羞愧,只要现在重新认识和改良自己即可,只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大人物,才会将自己塑造得天生完美高尚、三五岁就会打手枪。巴拉克-奥巴马少年吸过大麻、马丁-路德金演讲前嫖过妓、乔治-华盛顿早先用过奴隶、我爸小时用猪犁过地、他爸少年用玉棍挑过稻草...这一切可能都有伤大雅,但绝非恶不可赦。人还是要看他今天的样子和明天的情形。反而是那些把自己包装成十恶不涉、至高至伟的大人物们,才会犯下涂炭苍生的巨大错误。

人们都记不住自己一两岁时候的情形、大人们也都忘了自己少年的情形,大概上帝觉得,他们以前都可爱的近乎愚蠢。

所以我要为云宝和我们这些已不在可爱的成人,写下一些记忆的文字。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蜂群、蚁群、族群——由想象共同体想到的(人来是由蚂蚁进化的?)

蜂群、蚁群、族群——由想象共同体想到的

“《生死疲劳》依然是一部幻想大胆、具有创造力的小说,它不断地自嘲、重编,并通过文中的评论给读者以震动。它将政治作为病理学来阐述。”---史景迁


本尼狄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1983出版了一本叫 Imagined Communities的本书,提出了“想象共同体”这一著名概念,从一个新颖而深刻的角度阐述国家作为想象共同体的概念。根据这一说法,国家和民族这类宏大概念,完全是人类社会近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在语言普及和传媒发展的推波助澜下,由政权建构起来的;国族这一抽象想象共同体的建构,需要对各种具体历史和文化符号加以利用,比如一个无名坟墓,政权可以对它进行各种诠释,从而在民众当中形成一种共识,进而产生国家民族聚合力;世界近现代以来的数次大小国家之间的战争,都吸引了千百万的国民抛头颅洒热血,将大批人口推动参战保家“卫国”的原动力,正式这种聚合力和这种想象的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我对安德森的概念的理解也许并不全面,甚至也有过度阐述的地方,然而这并不妨碍他那重要概念给我带来的启发和震撼,这种启发和震撼,我在不久前初次接触到刘仲敬时也产生过。这样新颖、犀利的观点,犹如好的诗歌、浓烈的爱情以及触不及防的闪电一般,都能令我产生身心共鸣的快感,但我往往不满足那瞬间快感,我还需要抽一支反思的“事后烟”,从而对那些概念和快感反刍和发酵,让思考的烟雾飘飘袅袅,刺穿天机、化入脑髓。

我脑海里不禁把安德森与法布尔联系起来,他们描叙的东西,有一定共通之处。

法布尔描述过两种有趣的动物——蚂蚁和蜜蜂。这两种动物都是高度群聚的集体动物,绝多数个体的自我意识其实都很稀薄,集体意识特别强烈,大量具有集体意识的工蚁、工蜂,在蚁后和蜂王的化学指令下,确保整个蚁群和蜂群的繁衍生息及蔓延扩展。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蚂蚁和蜜蜂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意识”,它们的一切行为靠的是本能;确切一点说,就是依靠它们彼此以及和头领之间的化学指令讯号生存行动。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类比呢:蚂蚁和蜜蜂的化学讯号,其实类似于现代人类社会的讯息,这些讯息主要以所谓国族文化的形式,由国家指令中枢生产、包装,然后在民众中散播、消化;国族意识的核心,又是想象的国家、民族及社区共同体意识。这种想象的共同体越是宏大、越是抽象、越是整齐划一,这种共同体在本质上越发类似于蚂蚁和蜜蜂的族群,它们本质上都聚焦和维系于蚁后、蜂王、国王、元首这些指令中心,一旦中心坏死,整个族群也会分崩离析。在这样的族群当中,一切所谓的现代传媒、教育和其他组织机构,都不过是元首来传递讯息的工具,是族群机器的神经传到机制之一部分。总而言之,智人的想象共同体,在一定的情形下,等同于蚂蚁和蜜蜂族群的指令性化学物质,这是这些族群得以维系的关键。成熟的想象共同体以巧妙的方式将这种族群概念注入其个体的心智体系,使他们认为这样的想象的共同体与自己密不可分、生死存亡,于是,无论是他们的元首或者想象共同体的一部分收到形式或实质的威胁,个体都会群情激奋——如同看到进犯者就杀气腾腾的工蜂、工蚁一样,表现出随时牺牲的姿态或话语。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过度族群化的国家和民族,其实更接近他们原始的本家——蚂蚁和蜜蜂。他们的团结程度、工作效率以及愿意为族群和元首牺牲的决心与勇气,在一定时期来看,的确是惊人的。然而,这些只是十分局限的优点,这些优点,恰恰昭示了这类族群的原始和脆弱,因为一旦元首自身坏死或遭到斩首,族群就瞬间分崩离析。这类族群看似团结一致,实则是维系一线的一盘散沙(梁任公表达过类似观点)。

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情形是:蚁后、蜂王往往特别长寿,它们只是负责发出工兵的劳动指令,占有、消耗所有工兵采集的果实。拿蜂王这个例子来说,它们往往可以活到数年甚至十多年,而工蜂的寿命往往只有几十天。蚂蚁的情形也类似。元首的情形稍有差别。元首目前自然无法活到其所构建想象共同体中普通个体寿命的几十上百倍,然而,元首(甚至他们的同党)通过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文化等指令手段,可以很好维护其王国统治,高度聚集财富和资源;在一些情形下,元首聚集和享受的资源与其指令的劳役工兵之间享有资源之间的比差,要远远大于蚁后蜂王与其工兵之间占有资源的比例;此处还需考虑一个情形:蜂王蚁后还要自己从事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但元首们将这一责任成功地转嫁给了工兵)。

鉴于元首们更高级的指令生产和传递技术以,及他们垄断的更大比例的资源,他们构建的想象共同体,还是远远比蚁群和蜂群高级很多;他们族群的生命力,也因之不可低估。

然而,元首共同体的实质,犹如精钢,他们的单一性,注定了他们坚而不固(想必这会勾起很多人忆及并不久远历史上产生的两个刚强但短命的想象共同体的庞然大物——第三帝国和苏维埃帝国)。

真正坚固的,是硬度与强度的良好搭配,那就是合金共同体。合金共同体绝非只有一个蚁后、蜂王和元首,那样造就的结果,除了脆弱精钢这个比喻,还有一个很好的修辞:一个物种单一的生态系统。反之,合金共同体就是一个多层多元的生态体系,他们虽然也有总领/总理/总统这个形式上的讯息文化指令中枢,但这个中枢绝非至高无上,现代的相对比较健康的想象共同体之中,文化、教育、传媒、NGO、公司等机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与首领指令机构平行对等的机构,甚至首领指令机构内部的立法、司法、行政等机构本身,也存在彼此平行对等的状况,这种生态的多元性,造成了中枢指令不易如决堤之水般瞬间上通下达、势不可挡,然而正是这种多层的吸纳甚至“阻遏”,才避免了系统内部的生态灾难(有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近年多次洪水,都与长江附近诸多能吸纳、分解洪峰的湖泊被填埋有关)。

最后,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搞清楚首领式想象共同体和总领式想象共同体的另一重要区别:前一个共同体中的个体对信号中枢的指令毫无免疫力和辨别力,后一个共同体中的个体因其多元、多层的生态环境,自身演化出对中枢指令信号的辨别力和一定免疫力。这种辨别力和免疫力,也是历史上多次运动洗礼的结果,比如诸多的宗教革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立宪运动、民权运动等等,这些运动使得首领逐渐衰微,演化为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总领;个体的力量也逐渐滋长,他们利用各种组织和机制,实际上将总领变为自己的代言人。而首领式想象共同体则相反,他们通过反复的权力的集中,强化了自己的威权、规训和削弱了个体。

故而,首领式共同体中枢发出的指令如果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就将这个共同体置于顷刻崩溃或长久的溃而不崩的病态情形;不管哪一状态,其个体都将轮入循环往复的受指令掌控和奴役的状态。“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甚至莫言的《生死疲劳》,说得都是这个道理。究其原因,在于首领式共同体信仰的往往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首领共同体的成功之处,除了建构了宏大缜密的国族想象共同体之外,就是强化灌输了族父这一形象,让共同体中的个体都自动以为,他们个人的安危福祉和得救圆满,全维系于族父;族父是万能的,没有族父,是万万不能的。因而,族父若殒没,他们将流出比如丧考妣更加痛楚的泪水,因为他们的世界崩塌了,这样的场景,从古到今,不绝如缕。

那么问题来了,工兵能意识到它们自身的真正处境吗?病态生态系统何时才能康复?

这两个问题,也许只有拥有万能之手的上帝知道。

但寄希望于工兵个体意识的苏醒、显然比指望元首觉醒更靠谱(电影《帝国的毁灭》似乎昭示了这一道理)。


参考资料:
1. 想象共同体: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agined_community
2. 本尼狄克特-安德森: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nedict_Anderson
3. 蚂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A%82%E8%9A%81
4. 蚁后: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A%81%E5%90%8E 
5. 蜂王: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C%82%E7%8E%8B
6. 刘仲敬: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4%BB%B2%E6%95%AC
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https://www.zhengjian.org/node/154207
8.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820/15/22391_5080942.shtml
9. 天不生仲尼、万股如长夜:http://www.dongliw.com/List.asp?ID=502
10. 史景迁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21013/c13spenceonmoyan/ 
11. 《帝国的毁灭》影评: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816593/ 
12. 积弱之源之于政术者/梁启超:https://books.google.ca/books?id=hgxQL6ipOJMC&pg=PA14&lpg=PA14&dq=%E2%80%8B%E7%A7%AF%E5%BC%B1%E4%B9%8B%E6%BA%90%E4%BA%8E%E9%A3%8E%E4%BF%97%E8%80%85&source=bl&ots=fHBXm2qzm2&sig=Gsc2NH1TnVKLH-fR8xjE6hwrMgA&hl=en&sa=X&ved=0ahUKEwis59GS__DXAhUD5YMKHYzNAYoQ6AEINTAC#v=onepage&q=%E2%80%8B%E7%A7%AF%E5%BC%B1%E4%B9%8B%E6%BA%90%E4%BA%8E%E9%A3%8E%E4%BF%97%E8%80%85&f=false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我的英语学习经历--旧文转载

单词、语法&听说读写---我学英语的经历


从1994年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至今,已经第二十个年头。

单词:

初一到高二课本的单词掌握率在95%以上。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单词听写经常不及格,最开始四五十分,但老师要求很严格,上午听写不及格的学生中午不准去吃饭,留在教室里背单词。自己也很努力,慢慢进步,后来慢慢达到六十分。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单词听写达到其实分左右。初中二年级进一步提高,达到八九十分。

大学之前只背诵课本上的单词,没有别的词典,也没有别的学习资料。

大学一年级进入英语专业,课本上的单词猛然增多,但仍然很努力地结合课文记忆。此外,还购买小词典记忆上面的单词,买过的词典有:大一上半学期大学英语四级词典,下半学期大学英语六级词典;大学二年级大学英语六级词典第二本(拿了三百块钱的奖学金参观清华北大时在清华的一个书店买的),下半学期英语专业四级词典;大学三年级上半学期英语专业八级词典(王迈迈主编,1146页,加上衍生词单词量在15000左右),下半学期英语专业八级词典和牛津高阶词典(牛津高阶记到一半放弃,事情多时间紧)。这些词典上的单词并没有都记住,但每记一本词典,就像用筛子筛沙子,都可以省下一部分在脑子里,那本专业八级词典最厚,下的功夫也最大,第一遍花了大概四十天看完,每天大概花五个小时,后来又比较粗略地看过两遍。从第一本大学英语四级词典到牛津高阶,看每本词典的时候,都注意比较不同页码的同义词、反义词、型近词以及同根词,单词书上没列出来的,我自己归纳总结,把他们写到一起,还比较留意发音、例句、惯用搭配和成语。也充分发挥想象,用各种方法记住单词,比如用一些单词自己造句,主语是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每次记忆单词的时候,还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将重要的单词写几遍,背诵专八词汇的时候,两周用完一根比较细的圆珠笔芯。到后面积少成多,融会贯通,发现了一些规律和特征,很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后来读研也试着记完牛津高阶,但遗憾的是毅力不如从前,没有善终。

至今我都没买过电子词典。个人很喜欢纸质的词典,觉得牛津高阶和朗文词典都不错,但牛津高阶第六版虽然比第四版词汇增加,例句和注释的准确性、生动性却下降,汉语翻译的文采也不如。在第六版牛津高阶上找出了好几个谬误,当时还做了记号。不过词典也是允许一定错误率的。

现在很少使用纸质词典,依然没买电子词典,但电脑上和手机上装载了林格斯词典和有道词典,前者可以下载各种词典安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非常便捷高效,后者联网使用的时候词汇、释义和例句十分丰富,但需要自己甄别。


语法:

初一到大学毕业,没有自己买过专门的语法参考书,大学学习的语法课本,也没有通看,太厚了,只是跟着老师,把要学的部分比较仔细的挑着看了。

但从初一起,就很用心地学习课本上重要的语法现象和规律,上课非常认真听讲、笔记,考试之后地错误的语法问题也穷根究底搞清楚。其实我们那时候中学六年的语法点并不是很多,当时我也只是把最重要的掌握了,比如时态、语态、从句和所有规律当中最典型的语法现象,比如see sb. do sth.和see sb. doing sth。高中的定语从句学得很好,小测试的时候老师的批语是excellent,当时的同桌的批语是good。查了词典才知道我的比他的更好。



无论是单词,还是语法,我都并没有独立学习,都是结合英语学习当中最重要的一项: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单词和语法,在上下文里理解学过的单词和语法。

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到高考之前,我并没有专门的英语读物,唯一的读物就是课本。那时候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国朗文公司合作编写的,通俗易懂、循序渐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不像现在的很多课本,内容过于繁杂,重点不够突出。

初一到高二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以流水背下来,那是读了很多遍的结果,一开始背不出课文也是不让吃午饭的,一则为了吃到午饭,二则为了争一口气顾住面子维护尊严,就发奋背诵课文记忆单词,到后来慢慢上道,成了一种享受,老师提问课文,别人吞吞吐吐之时,自己却可以在课堂上行云流水地背诵出来,颇能满足年少的虚荣心。中学早上有早读,每个人都扯着嗓子大声背诵,血脉喷张的时候,记忆力似乎也有所提高,记得好几次一个早上半小时左右可以背出三篇课文。

中学三年的课文背诵,为我的英文学习打下了最深厚的初级基础,使我熟悉、掌握英语的基本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大学被录取到英语专业,课文长度、难度忽然增加,记忆似乎下降,整片背诵很有难度,但那时候依然是课前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抽空温习,那时候学校没早自习,但自己保持着早读的习惯,每天五点多起床,到人迹稀少空气清新的操场(那时候即便北方也没有现在这么重的污染),拿出课本两处嗓门,大声朗读课文或者自己摘抄的优美文段,这样坚持了三年。

除了上面这种出声的阅读外,另外一种阅读也极其重要,那就是一般意义上无声的阅读。

跟记忆单词一样,我的课外英语阅读也是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

大学一年级借阅了图书馆的英语书虫系列,很多都是对经典名著的缩写,这样的缩写,英语简介顺畅,故事也扣人心弦,很适合初级读者。现在还记得那时候被《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和《林肯传》深深吸引。大一下半学期开始阅读21st century,每期必读,几乎每个生词都查字典,任务非常繁重,一开始阅读还很吃力,但后来慢慢顺畅起来,一学期后,再读二十一世纪报觉得没有挑战,于是放下它,再找刊物。

自大二开始阅读一些非缩写的原著,包括一些大部头,现在能记住的有以下一些著作:
《飘》
《简爱》
《呼啸山庄》
《简-萨默斯的日记》
《看不见的人》
《城堡》(没读完)-卡夫卡
《宠儿》(没读完)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虹》-劳伦斯
《公主》-劳伦斯
《嘉丽妹妹》
《红字》
《大地》-赛珍珠
《吾国吾民》-林语堂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生活的艺术》

阅读这些著作的同时,我也在记忆那些词典上的词汇,很多时候都是刚看过的词汇,忽然在小说里出现,就停顿下来自己看看这个词怎么用的,那个时候觉得学习是件很有成就和成效的事情。看那些名著,除了能提高英语,也觉得受到了精神的陶冶,感到自己有限的人生,能被这些文字的世界额外拓展,仿佛在别的世界也活过。但那种感觉,在阅历增多,心灵减去麻木之后,再难觅到。所以读书也许要正当时。


写是我认为英语学习中仅次于阅读的第二重要的一步,这也是比较高级的一步,因为比较难。其实也不难,因为我自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就开始写英语日记,最初是英语启蒙老师付老师要求以英文记下每天,到后面自己养成了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从初一到大二,大概写了五六本日记,里面的内容一般都是用英文写成的,主要是梳理自己当天和最近的生活,温故自己的得失,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很多时候试图使用新近学过的词句,那极大地加深了刚学过的知识,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那也是一种自我交流的方法,那几年偶尔有过幼稚的暗恋,但从未付诸行动,于是就以日记的形式和自己交流,省察自己的生活。那是一段彳亍前行的岁月,也是一段默默进步的岁月。

大一之后的英文日记并没有老师给我修改,但我坚持着这样的习惯,几年的英语日记,打下了我英语写作最坚固的基础。在当时大量阅读为输入的前提下,我用英文写日记的输出在长期来看有一种自我纠正和提高的趋势。到后来养成了一种英文表达的欲望,甚至想找个人用英文通信,可惜找不到,只能把压抑的欲望发泄在有限的命题作文里。每次测试或者考试,作文都是我喜欢的题目,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势,每次都努力控制,害怕超过规定的字数。


听和阅读一样,属于输入,是很基础但很重要的项目。我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条件很有限,初中和高中时候的听只可能在课堂上发生,老师讲完课或者讲课过程中放两遍课文磁带,我们跟着读一两遍,那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英语听力练习。但英文我非常热衷于背课文,所以我对有限的听似乎也格外珍惜,每次都“竖着耳朵”仔细倾听,在总体水平一般的同学里,我大概属于鹤立鸡群,居然算是发音很好的那个,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被学校选中,代表学校到底去参加演讲比赛,那次比赛获得了地区第八名,和我一同参赛的是高二的一个当时被同学是为女神般的女生,她成绩优异、衣服亮丽、爸爸是教务长。当时我的任课老师是谢老师,她的爱人张老师也教过我英文,比赛前的一天晚上,张老师用录音机播放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给我听,可能那时候听力太差,磁带也年久将朽,我根本没听懂几个单词。那个时候我见过录音机和单放机,但对我而言都是奢侈品。后来大概是高三的时候,姐姐给我买过一个步步高复读机,我视若珍宝。

大学开始,我开始在听力上下功夫,我一开始买了个廉价收音机,勉强能收到VOA,但信号很差,而且后来我有一天发现英式英语格外迷人,但那个收音机收不到,我就换了个“得劲”牌的好收音机,那还是专门跑到郑州去买的,花了一百多元。买回去后,我每天晚上大概十点上床,戴上耳机,开始听广播,听到十一点左右睡觉,早上五点多起床早读。这样坚持了两年多,听力大有长进,对口语也有巨大促进。


说似乎是现在很多英语学习者最热衷的,但我却认为这是英语学习中最简单和最容易提高的,它属于比较低级的输出。人出生后放在一定环境里,不需要人们可以教训,就能发声说话,但读和写却需要专门教习,可见说的层次。那些说不好的人,如非年老迟钝,就是懒惰贪图安逸。

根据我的经验,说的前提是上面提高过的读和听。在一定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听力练习,对口语的提高很有裨益。但要想彻底提升口语,还需要最关键的一步:练习。

我大一在做了一定的阅读和听力后,尝试着去学校的英语角,至今记得第一次去的情形,看到不少人口若悬河的说着各种方言口音的英语,我羡慕倾佩不已(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是方言英语),同时自愧弗如,尤其是第一次就碰到了一个高手---一个口若悬河不带方言的女生,犹如一个演讲家。我站在围着她的几个人背后,不敢发声,羡慕妒忌恨充斥着我的内心,但很快我内心又想起了另一个叛逆的声音:有什么好羡慕的,她现在大二,我大一,我还有很多时间赶上甚至超过她!

带着那样赶超的心态,我后来继续去英语角,从慢慢开口到朗朗上口,再到“口若悬河”,我每周都要去两三次,每次打算在英语角逗留半小时左右,但每次都跟作文似乎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停留一个多小时。到了后来,我的口语似乎突飞猛进,真正地可以在那里滔滔不绝讨论问题、回答疑惑,好多次我周围聚集了一圈人,似乎我是个外教。这样的经历再次小小地满足了下我的虚心,但我从未过度骄傲,我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是个不入流的高效,只有在那个圈子真正出类拔萃,日后才可能混迹“江湖”。

后来我参加了几次演讲比赛,拔得头筹,在后来,我和那个当年令我高山仰止的高一级女生一起主持演讲比赛和英语晚会,并且借机了解到她是英语系系主任的千金。但是很遗憾地告诉读者诸君,我们那时候什么也没发生。

我一直保持着说和听的习惯,寒暑假回家,除了带两本英语读物,我也带上我的收音机,晚上睡觉前听一阵子才觉得踏实。我的父母并不懂英语,家乡也基本上没有会英语的人,那我怎么说呢,我没有办法。但听和读的比较多,印象比较深,我晚上睡觉就会做梦说英语,记得一年暑假我在家里梦中去外教家练习口语,还说了好半天。这句话真的印证了高中的张老师那句话: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nothing is hard。


后记

我学习英语二十年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类型的培训班,也极少使用市面上的辅导书,一开始是没条件购买,到后来等自己有一定基础后发现市面上的很多辅导书颇有欺世盗名之嫌,比如一些被称为什么宝书的词汇书,无非是罗列单词、发音和汉语翻译,之多再加上两个同义、反义词。这样的书,编辑的时候无须耗费多少脑筋,读者买去虽然看起来人物不重,但休想凭那样的东西修得正果。

我至今不相信英语学习有任何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奋,唯一的天份就是兴趣。

但有好的启蒙老师或后期良师益友的点拨对于启迪心智也很重要。

现在的书籍资料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太滥。包括中学生的课本,里面的语法知识也太过繁杂。把有限的东西学精,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以两种教材,这比任何大肆吹嘘的培训课堂都有效果。可是我在上海看到很多家长逼迫孩子参加了太多的培训班。有点像无头苍蝇,迷失了方向。可怜的父母和孩子。

我内心十分感谢我遇到的以下大学时代以及以前的英语老师(后面也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但离得太近,不便提及,以后有机会再回顾):

付孔平、杨文斌、张世军、谢金红、陈俊林、许曦明、关和凤、王宝童、翟世昭。

还记得高中的张世军老师教我们的另外一句英语谚语:

Heaven only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虽然朴质,但那曾是激励我多年的格言。

路上的人们

天气不好的早上,地铁里的人就格外多。一个车厢如果有两百个人的话,大概至少有四五种肤色族裔的人,常见的是白种人、非洲人、印度人、亚裔人,偶尔也有原住民。

大多数时候,我在路上会看点东西,眼睛累的话,也会听东西,最近在听粤语版的圣经,朗读者情感充沛而不过度,音色语调都是我喜欢的类型,背景音乐也恰到好处,现在大概能听的懂百分之八十。掌握粤语听说,是我半年内的目标。最近断断续续在看一本教育孩子的书和梁启超杂文选,两本书还没看完,但都获益匪浅。

乘坐多伦多的地铁,每次都能见到看书的人,昨晚大略数了数,目力所及之处,有四个人看纸质书,一个人看报,整个车厢看书的人应该还要翻一番。地铁里看手机的人应该多余看书的人,但有这么多人看书,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看的书都挺厚的,估计从200到400页不等。前天晚上,我面前坐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士,她看着一本貌似古典小说的作品,看一段,还会摇头晃脑地念着回味一段,虽然没怎么出声,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相当沉醉;昨天,有个衣着气质干净齐整的女生,下车的时候还捧着一本竖版的中文呢书,应该是从台湾来的吧。除了读书、看报、看手机,其余的人有听耳机的,有打盹儿的,有聊天的,也有什么也不干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一生,大概也大抵如此。

Go-train(一种类似城郊/城际通勤铁路的火车)上的人所有不同,我乘坐的这趟火车,亚裔面孔的比例估计在80%以上,因为车通过亚裔聚集的一个郊区城市。上面的人打盹睡觉的大概占五分之一、看书的应该远低于十分之一、看手机的应该高于十分之五,这是晚上六点多的情形;早上的班车里,聊天的要多一些,几乎每次都能碰到一个接近五十岁的女性,她也几乎每次都会有人一起聊天,谈些家长里短、子女教育以及工作情形等,声音不算太大,但也不小,隔着两个座清晰可闻,从普通话发音特征判断,她很可能是四川一带的人。她说话喜欢夹杂不少英文表达,英语发音似乎比普通话还好些,难怪她有一次说,有个公司高薪想挖她,但因为距离远,她又不想学车,所以作罢。

地铁上时常能碰到一些有意思的场景和人们。比如前几天看到一个挺漂亮的看似印度裔的年轻女人,她下车前弯下腰,用手擦了擦自己的靴子头部,然后站起来用同样那只手捋了捋头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昨天晚上,车厢中间有个年轻小伙子,长得十分高大帅气,背包和衣着都很整洁,他站在那里,用十分清晰标准而又文雅客气的英文说,他有个姐姐得了重病,所以他没办法,到这里叨扰大家,希望能有人伸以援手救助,数额多少都可以。我看他如此礼貌,甚至有些羞涩的样子,我就很怀疑他其实不是骗子,但因为周围没有人施舍,我就按奈住了自己想掏硬币的冲动,过了很久才摸索出一枚两元的硬币握在手里,可是小伙子没有走过来,我们之间还隔着几个人,他在下一站停车就下去了,我的硬币也就没能送出去。如果他的故事是真的,他该有多么无助和心寒呀。真希望他是个骗子。

每天都那么多人坐车往返,有许多人,大概是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终点站,似乎这一趟路途那么清晰漫长、又那么短暂模糊。






对时事的疲惫

最近关注时事太多,而且不是自己身边的时事,起初气愤难当、义愤填膺,但近来感到疲惫和厌倦。关注时事,未必是坏事,但对于自己无法直接解决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太投入,否则容易耗费过多的情感和脑细胞,从而疲惫不堪。

从微博和朋友圈的动态来看,大陆的情势似乎不容乐观,问题幼儿园遍地开花、偌大一个首都却用如此下三滥的口吻和手段对待一个参与那个城市建设的群体。从道义而言,的确是可以达到使人怒发冲冠的程度的,然而冲冠也没用。这样的趋势,早非一朝一日,说它持续了上千年都不为过。

历史与文化的惯性,有时候大概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历史究竟在何时会转身和质跃,似乎没有人能预测。才思、胆识如梁启超,也不过被历史洪流席卷,虽然也曾掀起过惊涛骇浪,但如今也只有几丝涟漪在现代的角落里波动。这些火苗何时能够引发燎原大火,只有上帝能知道。

朋友中的“愤青”数量与日俱减,大家都经营着自己或者多彩或者平淡的生活,少数静静姐那样的文艺人士,是真正地关怀着底层的遭遇。我目前还达不到冷眼旁观的程度,但讨论的兴致,的确是出于退潮状态。

就让它退潮吧,我需要冷静地观察、深刻地思考,更需要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历史如果有转折,目前他们的每一种倒行逆施,其实都在加速这转折的到来。应该具有这种信心。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积弱之源于政术者(梁任公)---转

​积弱之源于风俗者(节选)
梁启超

一曰奴性。数千年民贼之以奴隶视吾民,夫既言之矣;虽然,彼之以奴隶视吾民,犹可言也,吾民以奴隶自居,不可言也。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故使我诚不甘为奴隶,则必无能奴隶我者。嗟乎!吾不解吾国民之秉奴隶性者何其多也!其拥高官籍厚禄盘踞要津者,皆秉奴性独优之人也。苟不有此性,则不能一日立于名场利薮间也。一国中最有权势者,既在于此辈,故举国之人,他无所学,而惟以学为奴隶为事。驱所谓聪明俊秀第一等之人,相率而入于奴隶学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天下可骇可痛之事,孰有过此者!此非吾过激之言也。诸君未尝游京师,未尝入宦场,虽闻吾言,或不信焉。苟躬历其境,见其昏庸乞怜之态,与其趑趄嗫嚅之形,恐非徒怵惕而有不慊于心,更必且赧怍而不忍挂诸齿。孟子曰:“人之所以求富贵者,其妻妾见之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诚至言哉!诚至言哉!夫居上流之人既如此矣,寻常百姓,又更甚焉。乡曲小民,视官吏如天帝,望衙署如宫阙,奉缙绅如神明。昔西报尝有戏言,谓在德国为俾斯麦,不如在中国做一知县;在英国为格兰斯顿,不如在中国做一县丞。非过言也。然则官吏之所以骄横暴戾,日甚一日者,未尝不由民间骄纵之而养成之也。且天下惟能谄人者,为能骄人;亦惟能骄人者,为能谄人。州县之视百姓,则奴隶矣;及其对道府以上,则自居于奴隶也;监司道府之视州县,则奴隶矣,及其对督抚,则自居于奴隶也。督抚视司道以下,皆奴隶矣,及其对君后,则自居于奴隶也。其甚者乃至对枢垣阁臣,或对至秽至贱宦寺宫妾,而亦往往自居奴隶也。若是乎,举国之大,竟无一人不被人视为奴隶者,亦无一人不自居奴隶者,而奴隶视人之人亦即为自居奴隶之人,岂不异哉!岂不痛哉!其自居奴隶时所受之耻辱苦孽,还以取偿于彼所奴隶视之人,故虽日日为奴,而不觉其苦,反觉其乐;不觉其辱,反觉其荣焉。不见夫土豪乎,皂役乎,彼入而见长官也,局脊瑟缩无所容,吮痈舐痔无不至,及出而武断乡曲,则如虎傅翼,择肉而食;而小民之畏彼媚彼奔走而奉养彼者,固自不乏人矣。若是乎,则彼之得者,足以偿所失而有余也;若是乎,奴隶不可为而果可为也。是以一国之人转相仿效,如蚁附膻,如蝇逐臭,如疫症之播染,如肺病之传种。昔有某画报,绘中国人之状态者。图为一梯,梯有级,级有人,级千百焉,人无量数焉。每级之人,各皆向其上级之人稽首顶礼,各皆以足蹴踏其下级者。人人皆顶礼人焉,人人皆蹴踏人焉。虽曰虐谑,亦实情也。
......

今之论国事者,每一启齿,未有不太息痛恨,唾骂官吏之无状矣。夫吾于官吏,则岂有恕辞焉?吾之著此书,即将当局者十年来殃民误国之罪,一一指陈之而不为讳者也。中然,吾以为官吏之可责者固甚深,而我国民之可责者亦复不浅。何也?彼官吏者,亦不过自民间来,而非别有一种族,与我国民渺不相属者也。故官吏由民间而生,犹从根干而出。树之甘者其果恒甘,树之苦者其果恒苦。使我国民而为良国民也,则任于其中签掣一人为官吏,其数必赢于良;我国民而为劣国民也,则任于其中慎择一人为官吏,其数必倚于劣。此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者也。久矣夫,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群聋不能成一师旷,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以今日中国如此之人心风俗,即使日日购船炮,日日筑铁路,日日开矿务,日日习洋操,亦不过披绮绣于粪墙,镂龙虫于朽木,非直无成,丑又甚焉。故今推本穷源,述国民所以腐败之由,条列而偻论之,非敢以玩世嫉俗之言,骂尽天下也。或者吾国民一讯而犯省焉,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今将风俗之为积弱根源者,举其荦荦大端如下:

第三节 积弱之源于政术者
    然则当局者遂无罪乎?曰:恶,是何言欤!是何言欤!纵成今日之官吏者,则今日 之国民是也;造成今日之国民者,则昔日之政术是也。数千年民贼既以国家为彼一姓之 私产,于是凡百经营,凡百措置,皆为保护己之私产而设,此实中国数千年来政术之总 根源也!保护私产之术将奈何?彼私产者,固由紾国民之臂,而夺得其公产以为己物者 也,故其所最患者,在原主人一旦起而复还之。原主人者谁?即国民是也!国民如何然 后能复还其公产?必有气焉而后可,必有智焉而后可,必有力焉而后可,必有群焉而后 可,必有动焉而后可。但使能挫其气,窒其智,消其力,散其群,制其动,则原主人永 远不能复起,而私产乃如磐石苞桑而无所患。彼民贼其知之矣,故其所施政术,无一不 以此五者为鹄,千条万绪而不紊其领,百变亿化而不离其宗,多历一年,则其网愈密, 多更一事,则其术愈工。故夫今日之政术,不知经几百千万枭雄险鸷、敏练桀黠之民贼, 所运算布画,斟酌损益,而今乃集其大成者也。吾尝遍读二十四朝之政史,遍历现今之 政界,于参伍错综之中,而考得其要领之所在。盖其治理之成绩有三:曰愚其民,柔其 民,涣其民是也。而所以能收此成绩者,其持术有四:曰驯之之术,曰餂之之术,曰役 之之术,曰监之之术是也。
     所谓驯之之术者何也?天生人而使之有求智之性也,有独立之性也,有合群之性也, 是民贼所最不利者也,故必先使人失其本性,而后能就我范围。不见夫花匠乎?以松柏 之健劲,而能蟠屈缭纠之,使如盘、如梯、如牖、如立人、如卧兽、如蟠蛇者,何也? 自其勾萌茎达之时而戕贼之也。不见夫戏兽者乎?以马之骏,以猴之黠,以狮之戾,以 象之钝,而能使趋跄率舞于一庭,应弦合节,戢戢如法者,何也?自乳哺幼稚之日而驯 伏之也。历代政治家所以驯其民者,有类于是矣。法国大儒孟德斯鸠曰:“凡半开专制 君主之国,其教育之目的,惟在使人服从而已。”日本大儒福泽谕吉曰:“支那旧教, 莫重于礼乐。礼也者,使人柔顺屈从者也;乐也者,所以调和民间勃郁不平之气,使之 恭顺于民贼之下者也。”夫以此科罪于礼乐,吾虽不敢谓然,而要之中国数千年来,所 以教民者,其宗旨不外乎此,则断断然矣。秦皇之焚书坑儒以愚黔首也,帮皇之拙计也, 以焚坑为焚坑,何如以不焚坑为焚坑。宋艺祖开馆辑书,而曰:“天下英雄,在吾彀 中。”明太祖定制艺取士,而曰:“天下莫予毒。”本朝雍正间,有上谕禁满人学八股, 而曰:“此等学问,不过笼制汉人。”其手段方法,皆远出于秦皇之上,盖术之既久而 日精也。试观今日所以为教育之道者何如?非舍八股之外无他物乎!八股犹以为未足, 而又设割裂戳搭、连上犯下之禁,使人入于其中,销磨数十年之精神,犹未能尽其伎俩, 而遑及他事。犹以为未足,禁其用后世事、后世语,务驱此数百万侁侁衿缨之士,使束 书不观,胸无一字,并中国往事且不识,更奚论外国?并日用应酬且不解,更奚论经世? 犹以为未足,更助之以试帖,使之习为歌匠;重之以楷法,使之学为钞胥。犹以为未足, 恐夫聪明俊伟之士,仅以八股、试帖、楷法不足尽其脑筋之用,而横溢于他途也,于是 提倡所谓考据、词章、金石、校勘之学者,以涵盖笼罩之,使上下四方,皆入吾网。犹 以为未足,有伪托道学者出,缘饰经传中一二语,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曰“天 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曰“位卑而言高,罪也”;曰“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 矣”;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盖圣经贤传中有千言万语,可以开民智、长民气、 厚民力者,彼一概抹煞而不征引,惟摭拾一二语足以便已之私图者,从而推波助澜,变 本加厉,谬种流传,成为义理。故愤时忧国者则斥为多事,合群讲学者则目为朋党,以 一物不知者为谨悫,以全无心肝者为善良。此等见地,深入人心,遂使举国皆盲瞽之态, 尽人皆妾妇之容。夫奴性也,愚昧也,为我也,好伪也,怯懦也,无动也,皆天下最可 耻之事也。今不惟不耻之而已,遇有一不具奴性、不甘愚昧、不专为我、不甚好伪、不 安怯懦、不乐无动者,则举国之人,视之为怪物,视之为大逆不道。是非易位,憎尚反 常,人之失其本性,乃至若是。吾观于此,而叹彼数千年民贼之所以驯伏吾民者,其用 心至苦,其方法至密,其手段至辣也。如妇女之缠足者然,自幼而缠之,历数十年,及 其长也,虽释放之,而亦不能良于行矣,盖足之本性已失也。曾国藩曰:“今日之中国, 遂成一不痛不痒之世界。”嗟乎,谁为为之?而今我国民一至于此极也!
     所谓餂之之术者何也?孟德斯鸠曰:“专制政体之国,其所以持之经久而不坏裂者, 有一术焉。盖有一种矫伪之气习,深入于臣僚之心,即以爵赏自荣之念是也。彼专制之 国,其臣僚皆怀此一念,于是各竞于其职,孜孜莫敢怠,以官阶之高下,禄俸之多寡, 互相夸耀,往往望贵人之一颦一笑,如天帝、如鬼神然。”此语也,盖道尽中国数千年 所以餂民之具矣。彼其所以驯吾民者,既已能使之如妾妇、如禽兽矣,夫待妾妇、禽兽 之术,则何难之有?今夫畜犬见其主人,摇头摆尾,前趋后蹑者,为求食也:今夫游妓 遇其所欢,涂脂抹粉,目挑心招者,为缠头也。故苟持一脔之肉以餂畜犬,则任使之如 何跳掷,如何回旋,无不如意也;缠千金于腰以餂游妓,则任使之如何献媚,如何送情, 无不如意也。民贼之餂吾民,亦若是已耳。齐桓公好紫,一国服紫;汉高祖恶儒,诸臣 无敢儒冠。曹操号令于国中曰:“有从我游者,吾能富而贵之。”盖彼踞要津、握重权 之人,出其小小手段,已足令全国之人,载颠载倒,如狂如醉,争先恐后,奔走而趋就 之矣。
     而其趋之最巧、得之最捷者,必一国中聪明最高、才力最强之人也。既已餂得此最 有聪明才力者,皆入于其彀中,则下此之猥猥碌碌者,更何有焉?直鞭箠之、圈笠之而 已。彼蚁之在于垤也,自吾人视之,觉其至微贱、至幺么而可怜也;而其中有大者王焉, 有小者侯焉,群蚁营营逐逐以企仰此无量之光荣,莫肯让也,莫或怠也。彼越南之沦于 法也,一切政权、土地权、财权,皆握于他人之手,本国人无一得与闻,自吾人视之,觉其局天蹐地,无生人之趣也;而不知越南固仍有其所谓官职焉,仍有其所谓科第焉, 每三年开科取士,其状元之荣耀,无以异于昔时,越人之企望而争趋之者,至今犹若骛 焉。当顺治、康熙间,天下思明,反侧不安,圣祖仁皇帝,一开博学鸿词科,再设明史 馆,搜罗遗佚,征辟入都,位之以一清秩、一空名,而天下帖帖然戢戢然矣。盖所以餂 民者得其道也。此术也,前此地球各专制之国,莫不用之,而其最娴熟精巧而著有成效 者,则中国为最矣!
     所谓役之之术者何也?彼民贼既攘国家为已一家之私产矣,然国家之大,非一家子 弟数人,可以督治而钤辖之也,不得不求助我者,于是官吏立焉。文明国之设官吏,所以为国民理其公产也,故官吏皆受职于民;专制国之设官吏,所以为一姓保其私产也,故官吏皆受职于君。此源头一殊,而末流千差万别,皆从此生焉。故专制国之职官,不 必问其贤否、才不才,而惟以安静、谨慎、愿朴,能遵守旧规、服从命令者为贵。中国 之任官也,首狭其登进之途,使贤才者无自表见;又高悬一至荣耀、至清贵之格,以奖 励夫至无用之学问,使举国无贤无愚,皆不得不俯首以就此途,以消磨其聪明才力。消磨略尽,然后用之,用之又非器其才才亦必屈下僚。何也?非经数十年之磨砻陶治,恐其英气未尽去,而服从之性质未尽坚也;恐一英才得志,而无数英才慕而学之;英才多出,而旧法将不能束缚之也。故昔者明之太祖,本朝之高宗,其操纵群臣之法,有奇妙 不可思议者,直如玩婴儿于股掌,戏猴犬于剧场,使立其朝者,不复知廉耻为何物,道义为何物,权利为何物,责任为何物,而惟屏息踡伏于一王之下。夫既无国事民事之可 办,则任豪杰以为官吏,与任木偶为官吏等耳;而驾驭豪杰,总不如驾驭木偶之易易。 彼历代民贼筹之熟矣,故中国之用官吏,一如西人之用机器,有呆板之位置,有一定之行动,满盘机器,其事件不下千百万,以一人转捩之而绰绰然矣。全国官吏,其人数不 下千百万,以一人驾驭之,而戢戢然矣。而其所以能如此者,则由役之得其术也。夫机 器者,无脑、无骨、无血、无气之死物也,今举国之官吏,皆变成无脑、无骨、无血、无气之死物,所以为驾驭计者则得矣,顾何以能立于今日文明竞进之世界乎?
     所谓监之之术者何也?夫既得驯之、餂之、役之之术,则举国臣民入其彀者,十而 八九矣。虽然,一国之大,安保无一二非常豪杰,不甘为奴隶、为妾妇、为机器者?又安保无一二不逞之徒,蹈其瑕隙,而学陈涉之辍耕陇畔,效石勒之倚啸东门者?是不可以不监。是故有官焉,有兵焉,有法律焉,皆监民之具也;取于民之租税,所以充监民 之经费也;设科第,开仕途,则于民中选出若干人而使之自监其俦也。故他国之兵所以 敌外侮,而中国之兵所以敌其民。昔有某西人语某亲王曰:“贵国之兵太劣,不足与列强驰骋于疆场,盍整顿之?”某亲王曰:“吾国之兵,用以防家贼而已。”呜呼!此三字者,盖将数千年民贼之肺肝,和盘托出者也!夫既以国民为家贼,则防之之道,固不 得不密。伪尊六艺,屏黜百家,所以监民之心思,使不敢研究公理也;厉禁立会,相戒 讲学,所以监民之结集,使不得联通声气也;仇视报馆,兴文字狱,所以监民之耳目,使不得闻见异物也;罪人则孥,邻保连坐,所以监民之举动,使不得独立无惧也。故今 日文明诸国所最尊最重者,如思想之自由,信教之自由,集会之自由,言论之自由,著述之自由,行动之自由,皆一一严监而紧缚之。监之缚之之既久,贤智无所容其发愤,桀黠无所容其跳梁,则惟有灰心短气,随波逐流,仍入于奴隶、妾妇、机器之队中,或且捷足争利,摇尾乞令,以苟取富贵,雄长侪辈而已。故夫国民非生而具此恶质也,亦非人人皆顽钝无耻也。其有不能驯者,则从而餂之;其有不受役者,则从而监之;举国之人,安有能免也?今日中国国民腐败至于斯极,皆此之由。
     观于此,而中国积弱之大源,从可知矣。其成就之者在国民,而孕育之者仍在政府。彼民贼之呕尽心血,遍布罗网,岂不以为算无遗策,天下人莫余毒乎?顾吾又尝闻孟德 斯鸠之言矣:“专制政体,以使民畏惧为宗旨。虽美其名曰辑和万民,实则斫丧元气,必至举其所以立国之大本而尽失之。昔有路衣沙奴之野蛮,见果实累累缀树上,攀折不 获,刚以斧斫树而捋取之。专制政治,殆类是也。然民受治于专制之下者,动辄曰,但 使国祚尚有三数十年,则吾犹可以偷生度日,及吾已死,则大乱虽作,吾又何患焉?然 则专制国民之苟且偷靡,不虑其后,亦与彼野蛮之斫树无异矣。故专制之国所谓辑和者,其中常隐然含有扰乱之种子焉。”呜呼!孟氏此言,不啻专为我中国而发也。夫历代民 贼之用此术以驯民、餂民、役民、监民,数千年以迄今矣!其术之精巧完备如此,宜其永保私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顾何以刘兴项仆,甲攘乙夺,数千年来,莽然而不一 姓也?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以吾观之,则数千年之所谓治者,岂真治哉?特偶乘人心厌乱之既极,又加以杀人过半,户口顿减,谋食较易,相与帖然苟安 而已!实则其中所含扰乱之种子,正多且剧也。夫国也者,积民而成,夫有以民为奴隶、为妾妇、为机器、为盗贼而可以成国者。中国积弱之故,盖导源于数千年以前,日积月 累,愈久愈深,而至今承其极敝而已。顾其极敝之象,所以至今日而始大显者,何也? 昔者为一统独治之国,内患虽多,外忧非剧,故扰乱之种子,常得而弥缝之,纵有一姓 之兴亡,无关全种之荣瘁。今也不然,全地球人种之竞争,愈转愈剧。万马之足,万锋之刃,相率而向我支那,虽合无量数聪明才智之士以应对之,犹恐不得当,乃群无脑、 无骨、无血、无气之俦,偃然高坐,酣然长睡于此世界之中,其将如何而可也?彼昔时之民贼,初不料其有今日之时局也,故务以驯民、餂民、役民、监民为独一无二之秘传,譬犹居家设廛者,虑其子弟伙伴之盗其物也,于是一一梏桎之,拘挛之,或闭之于暗室 焉。夫如是,则吾固信其无能为盗者矣,其如家务廛务之废驰何?废驰犹可救也,一旦有外盗焉,哄然坏其门,入其堂,括其货物,迁其重器,彼时为子弟伙伴者,虽欲救之,其奈桎梏拘挛而不能行,暗室仍闭而莫为启,则惟有瞠目结舌,听外盗之入此室处,或 划然长啸以去而已。
     今日我中国之情形,有类于是。彼有司牧国民之责者,其知之否耶?抑我国民其知之否耶?


全文参见:https://books.google.ca/books?id=hgxQL6ipOJMC&pg=PA14&lpg=PA14&dq=%E2%80%8B%E7%A7%AF%E5%BC%B1%E4%B9%8B%E6%BA%90%E4%BA%8E%E9%A3%8E%E4%BF%97%E8%80%85&source=bl&ots=fHBXm2qzm2&sig=Gsc2NH1TnVKLH-fR8xjE6hwrMgA&hl=en&sa=X&ved=0ahUKEwis59GS__DXAhUD5YMKHYzNAYoQ6AEINTAC#v=onepage&q=%E2%80%8B%E7%A7%AF%E5%BC%B1%E4%B9%8B%E6%BA%90%E4%BA%8E%E9%A3%8E%E4%BF%97%E8%80%85&f=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