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婴幼儿睡眠训练个人经验

婴幼儿睡眠训练个人经验


【主要根据个人经验探讨0-2岁婴幼儿的睡眠习惯养成经验,笔者两个孩子,一个22个月,一个4个多月,以下经验和观点,仅供参考,也欢迎指正。】

1. 0-4个月期间:我们家老大倬云没有进行睡眠训练,一般把他放在我们床上或者大人床边的睡篮里;孩子每2个小时左右要喂奶,夜以继日,“黑白颠倒”,每次喂完奶还要拍嗝几十分钟,夜里每次醒来要折腾一两个小时,有时候要抱着很久或者用婴儿车推着转圈很久才肯睡去;孩子没有完整睡眠,大人痛苦不堪,身心憔悴,大小人的脾气和状态都很差。

2. 4-6个月期间:也是放在大人床上或者床边睡篮里;倬云偶尔可以连续睡眠3-4小时,但很不规律,间断性睡眠远远多于连续长时间睡眠。我们开始在育儿群咨询朋友,也在网上找中英文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从西人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大女儿半岁开始就分床、分屋单独睡,他说一开始哭一两次,看着房间里的监控摄像头,如果没有大问题,就不管他,大概哭十多、二十分钟就睡了,这样两三次,就养成了习惯,半岁以后,基本上都是晚上七八点一觉睡到八九点。我们真是羡慕嫉妒悔恨。了解到的睡眠文献也说,婴幼儿期间睡眠是可以、也应该训练的,如果不养成良好睡眠,将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睡眠习惯甚至健康状况,因为婴幼儿是需要大量睡眠的【10-15个小时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孩子睡好了,大人也可以充分休息,精力充沛,也更有利于育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独立睡眠,对婴儿独立人格的培养也可能有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些文献认为孩子半岁以后,不需要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喂奶一次,有的孩子这种习惯持续到两三岁甚至更久,这是一种“后天获得性习惯”【说白了就是“惯坏”的习惯】,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夜里还是每两个小时左右要喝奶,这很可能是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根源。在育儿群家长、身边朋友和各类文献参考资料的启发下,我们也准备开始睡眠训练实验。

3. 7-9个月期间:开始少放大人床上,多放在睡篮里睡觉,不是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哄或者喂奶催眠,而是观察一会儿。睡眠时间稍有改善,有时候会持续睡眠四五个小时,但间断性睡眠还是多于长时间睡眠。

4. 9-12个月期间:开始放到有围栏的婴儿床里面进行睡眠训练,每天晚上睡觉前有一套大概的“睡眠仪式”:洗澡、换衣服、换尿片、带到房间睡觉【如果很活跃就再玩一会儿】。最开始放到围栏床里面,孩子会放声大哭,大人就在同一个房间旁边的床上背对着孩子躺着,任他大哭也不管不动,他哭了10-20分钟后,就停歇下来,躺下去不闹,一会儿就睡着了【有时候偶尔还会做起来看一下、哼两声,不要管他,一会儿就又倒下去睡了】。大人等他睡踏实,就关掉夜灯,轻声离开房间。以后每次都是类似做法,孩子的哭泣时间也从10-20分钟缩短到4-5分钟,而且哭声也小很多,他知道哭声也威慑不到大人,就放弃了,到最后根本不哭不闹。孩子其实一直在观察、学习和适应。大人也需要弹性地与他斗智斗勇斗“狠”。这个工作最好由原则性和敏感性都较强的家长来负责,心软的家长很可能功亏一篑。一两周左右,这个固定的睡眠习惯就养成了,半夜偶尔会醒一两次,一岁以前如果闹得厉害,偶尔喂奶一两次,但只有闹得不可开交、而且大人无力应对的时候才给奶喝,一般都是不管他,否则习惯就被破坏了。倬云这种长睡眠一般是晚上八九点到早上五六点,虽然和西人朋友孩子十二三个小时的相比还有差距,但大人的睡眠得到了极大改善,感觉度过了人生的一个难关。

其他要点和启发:

1. 婴幼儿白天也会睡觉,但随着年龄增加,应该是白天睡眠逐渐减少,晚上的睡眠相对稳定在8-12个小时左右。很多西人的孩子据说两三岁以后白天也不午休不睡眠,但晚上一觉睡是13个小时左右【我那个西人朋友的两个孩子都是如此,令我羡慕不已】。

2. 一岁以后,倬云白天可能会睡一次到两次觉,一共2-4个小时,一般上下午各一次。一岁半以后,一般白天只睡一次。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是,如果白天倬云睡眠过多,尤其是如果他的睡眠发生在下午四五点以后,那他很可能晚上睡觉晚、容易半夜醒,而且早上可能三四点就醒了。简言之,一岁半左右的孩子,白天如果睡觉,最好让他上午或者中午左右睡,如果下午四五点睡觉,最好不要给他提供太安静的环境,从而让他不会睡太久,颠倒“黑白”。

3. 运动与睡眠的关系:会走会跑以后的幼儿,白天的活动量越大,晚上睡眠可能也越好。倬云现在22个月,每天晚饭后大概八点,我们都带他到附近的儿童游乐场去玩耍,而且故意逗引他奔跑一段时间,消耗精力,免得晚上闹腾。

4. 尿布状况/奶水摄入的状况,可能也影响睡眠。一两个月的婴儿每天晚上可能换10多张尿片;四五个月的可能两三张;一岁左右的可能一两张或者不换;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如果晚上不是吃了很多高水分的东西,是可以不换尿片的,但要用夜用的吸水性较好的尿片。倬云一岁自动戒除母乳,之后白天除了正常喝水,一般会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各喝200毫升左右的牛奶。昨晚晚饭后吃了一些西瓜,今天早上五点多就醒了,尿布漏了一些尿,否则可能睡得更久。【倬云伴随以前晚上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吃喝拉撒闹”,尤其是吃喝拉撒,感觉简直就是吃喝了就拉撒,晚上主要就是在这两个活动之间循环,其实吃喝那么多,估计也没有留存多少在身体里,即便留存了,估计以后也更容易患上肥胖症啥的,而且晚上吃喝那么多,估计对孩子的肾脏和身体发育和不是好事。】

5.哭泣的原因:根据我们对两个孩子的观察、以及其他家长和文献的一些说法,小孩子哭泣的主要原因是饿了、尿布湿了、困了、情绪不好、病了。最后一个原因导致的哭泣比较复杂,包括湿疹、肠绞痛(很多人不熟悉这个词汇,可以去查一查)等小毛病,以及感冒发烧等较大的问题。疾病导致的哭泣一般比较长久和激烈,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其他非疾病原因导致的哭泣相对简短温和一些,找出原因并及时应对,较好解决,不必过于惊慌。倬云晚上睡眠训练的初期,都要哭一阵子,那个显然是情绪引起的,那种情况如果一直迎合他,让他在该睡觉的时候、该单独睡觉的时候还不睡觉,需要各种哄骗才能睡觉,也会助长他的脾气,甚至成为其性格不良的因素之一。

6. 灯光效果等因素:一两岁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十分有限,与他们进行“理智”的沟通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比如你跟他说该睡觉了,不睡觉就如何如何,他可能不懂,不管用。有一阵子倬云就是这样,我们十分受挫,但有一天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不错且持久有效的点子:晚上“洗澡-换衣服-刷牙”这个睡前“仪式”进行之后,如果接近十点,他还不愿意睡觉,我就自己或让家人关掉家里的所有大的电灯,只留下厨房小灯或者一个夜灯,然后跟倬云说“天黑黑,要睡觉了。”倬云对“天黑黑”有一种比较畏惧的心理,可能也觉得“天黑黑”之后就一定要睡觉,所以一熄灯,我赶紧趁热打铁说“天黑黑,要睡觉了,爸爸抱你和小狮狮一起上楼睡觉觉。”然后他就十分配合了,几乎屡试不爽。上楼后,我还告诉他说“熄灯灯”,然后他就十分配合地按掉楼道里的灯开关【他平时有时候喜欢玩开关等东西,这个让他熄灯的习惯既迎合了他,也成为“睡眠仪式”的一个小环节】,进到他的房间后,我抱着他,再告诉他“关门门”,然后他就会伸出手把自己的房间的门关上【他平时也总喜欢研究各个房间的门,开开关关不停】;然后我就把他放在自己的围栏床里面,亲吻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就到他对面的大床上躺下来背对着他【后来这个程序熟悉后,我亲完他的额头后就问他”爸爸在哪儿睡呀?“他就指着对面的大床说”那边“。】假装睡觉,一开始是不能玩手机的,一点点光亮孩子都能觉察到,就会扰乱计划和习惯,所以一开始几周陪睡的家长都不玩手机,后来孩子习惯慢慢养成,我有时候就蒙着毯子,在里面玩一会儿手机;到现在,我背对着倬云,面靠里面,把手机放得很低,也不太亮,基本上也不影响了。【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几乎都不玩手机,只是用手机放一些歌曲音乐听,所以倬云觉得手机的功能就是“放歌歌”。】

7. 孩子习惯养成的主导因素:孩子的培养,一定要有一个主导因素。正常而言,这个因素应该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毕竟他们有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相对而言更了解孩子,也更应该具备比较科学和现代的育儿知识和比较敏捷的思维。家里如果有很多人帮忙带孩子,最好能在大的方面达成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发表不同看法、发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指令。比如睡眠训练,一开始肯定是要面对孩子嚎啕大哭的,这时候只能一个人在旁边陪伴,而且要”铁石心肠“忍住,其他家长不得干涉,否则习惯永远养不成,而且聪明的孩子知道有人”撑腰“,以后很多好的习惯养成也就痴心妄想了。我们最近在给倬云训练吃饭,一岁左右的时候,他有一阵子试图学习用手自己抓饭吃,但后来因为有外公外婆帮忙,总有人喂饭给他,导致20个月的时候,他依然需要别人喂饭吃,而且似乎越来越难喂,因为他自己不动手,他吃饭的时候还需要手里拿着其他的筷子、勺子或者瓶盖等小东西不停地玩弄捣腾,很麻烦,而且饭吃的不好。21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买了一截截的那种小意大利面,用西红柿肉末香菇煮,味道不错,然后就试着让他自己手抓着吃,居然就成了,然后因势利导,连续几次让他自己手抓面条或者饭,再接着让他用自己喜欢的勺子或者叉子吃饭或者面,三四周以后的今天,他大概有一小半时间可以自己吃饭。他自己吃饭的时候,占据了双手【大概也占据了大脑皮层的某一些部分】,他也就不再东张西望、要这要那,大人根本不用理他,也终于可以在一年多以后安心地吃几口饭了。孩子学习吃饭的过程中,难免会比较狼藉,偶尔也会叽叽喳喳说些似懂非懂的话语或者提出要求,这时候我的原则是”甭理他“,只要他不闹腾,就别管他,否则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小动作就又被他”粘住“,难以脱手。安全方面我也是这样的原则:只要没有明显的危险或障碍物,大人在应该尽量地”撒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比如在草地上或者地毯上,如果周围没有尖锐物品,孩子撒丫子但脚步不稳地跑,我就让他跑,摔倒了又怎样?还可以爬起来,而且让他知道他自己不小心摔倒是会疼的。

8. 经验、文献来源:父母长辈以及别人的经验和说法,一定要甄别采纳,要多看多、对比、多思考。建议多听、多看、多研究和多讨论。文献方面,如果语言不是问题,建议一定要看看中文以外的一些帖子和文献,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视角,这样也许就能超越“中国女人坐月子是因为体质不同”的视角。有时候,同一件事情,中英文的解决方案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