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我的教育理想及“教科兴国”

以后,除了文学及文化社会研究作品,也打算开始系列地看一些英文的经典教育方面的作品,这也许是以后我的发展方向,小的话,对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教育经历,是个很好的反思与回顾;大一点来说,也许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起到作用;现实层面上,对自己的教学,也是更加负责人的,一定有所裨益,不至于将自己变成一个只是追逐金钱的教学机器,而是一个有比较深邃和系统思想的教育者——虽然不是那种继续在象牙塔求学读书走常规道路的人,但也当不坠青云之志,在文字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方面,不能落后于象牙塔里的学子、学者。

还有个较大的野心,以后如果做得好,也有机会的话,希望开办自己的中学甚至大学,做一个教育家,这也算是个长远规划。其实仔细想想,于一个国族而言,教育又何尝不是最重要的事业呢,康有为的上书、梁启超的奔走游历、鲁迅的弃医从文、孙逸仙的国家规划、甚至毛润之的思想改造和上山下乡,都是教育事业和教育行为,只不过,路子、方法、目的与效果/后果,各不相同罢了。

教育绝不是殊途同归的,教育也不是只靠宏大口号和金钱堆砌,就能奏效的,还需客观、科学、自由和人性为本的方法与理念导引,才能达到目的。西方的路德、达尔文、马克思-韦伯、培根、富兰克林、卢梭、孟德斯鸠、托尔斯泰、艾默生、索罗、杜威、惠特曼、波伏瓦、弗吉尼亚-伍尔夫、凯特-肖邦、居里夫人、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思想者(西人科学巨匠哪一个不是思想巨人?),无一不是广义或狭义的教育家,因为他们的言行作品,都对整个社会和无数个体的心灵、情感及行为,起到了润物无声或暴风骤雨式式的浸润或洗礼。

正是在这些人的思想沃土的基础上,才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科技革命,建树了巍然的现代人类文明大厦。也许,是时候将“科教兴国”的顺序颠倒一下,变成“教科兴国”了。

近来读的几本书

新浪博客有时候精神病,没法写,本来还想随性记录一些只言片语,与朋友们遥相呼应、彼此借鉴,但好几次,等待良久,也没法打开写字的页面。只好在谷歌博客简单分享近来读的几本书:

1. John King Fairbank的 China,哈佛大学中国研究界泰斗的代表作之一,近乎字字珠玑,四处迸射真知灼见,感觉一本低几十本普通书,是在翰唐博客上推荐的iphone kindle上看的电子版,每天上下班路上的精神食粮。决定看完后,继续看他的另一部巨著《中国与美国》。

2. 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2018年10月从多伦多公共读书馆借来纸质版,一气读完,简单来说,是一本情色政治作品,也是一本大胆、细腻又深刻的关照人性及社会机制的伟大的小书。接下来决定读他的所有的作品。已预订《炸*裂志》

3. 奥威尔的《奥威尔日记》。中文。2018年10月开始看,起初兴致盎然,后发现比较琐碎机械,遂放弃。

4. 沈从文的《大山里的人生》。中文。文笔细腻,勾起了乡思;但情感和视野拘泥的地方也不少,大概与作者的时代和人生有莫大关系。毕竟很多话不是能随便说的。也不只是那时候那样。

5. Collection of Essays by George Orwell. 奥威尔的杂文集,实在太美妙了,不忍释卷。在一个群里分享了一小段,遭到了一个奥威尔憎恶者的抨击,和TA怼了一阵子,发现不过是一个自视甚高,但实际上格局与见识都还不够好的后生。TA的意思是,所有与政治有关系的作品,都是变相作弊,是对读者的投其所好,不足与论。好大的口气,不过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也不应该与文学艺术作品有关的人,实在太多,他们不是单纯,就是懦弱的逃避,抑或是利益所得者,这才是真正的作弊。

6. YU英时先生的回忆录。一本三万多字的书,是网上找来打印的,看了一半,每个字都用心品读。余先生这样有深厚汉语文言功底、又长期浸透西洋文化思想训练的大家,本只存在于清末民初,就像胡适、梁启超和辜鸿铭那样,堪称中西贯通的鸿儒。能在这个时代读到,是大幸。何况不是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室外春与秋的联系羽毛的所谓大师。可惜这本书墙里面的朋友只能看到一部分节选。

7. 阎连科的《四书》。难怪很多朋友不喜欢类似的农村题材,是在太沉重了。但伟大的作品,不沉重的悲剧还不多见。一开始读起来比较别扭,但坚持到十多页,就被故事情节及人物塑造深深攫取,同时又与自己“不喜欢沉重”“喜欢幸福结局”的本性战斗着,犹豫是否还要继续下去。也因为近来的读书,显得有些功利,要参加一个考试,需要“有针对性”地读一些书。不知道是否能完成这本书,但长期来看,一定会把阎连科的书都找来看看。人们可以不喜欢沉重,但却不能随意抹杀类似作品的写实性。但凡对那片几千年的土地上贫困群体的生活状态有所了解的人,便会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多伦多驾照第二次路考失利&我的五个教练

今天早上的驾照路考又失利了,心情起初有一些沮丧,后来较快就烟消云散、平复了下去。跟许多失败者一样,我似乎也喜欢上了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上次路考失败,是平行停车,我当时觉得重要原因是平行在一辆皮卡那里,而且皮卡后面并没有路边可以做参照物。

而这一次路考,致命的问题,大概是在路口左转的时候,虽然视野之内,迎面没有直行的车辆,但有一辆车从左手斜对面的住宅里正在往对面的路上开,我的溜到路中间的车,见到绿灯,也看到迎面并没有过来的车辆(觉得那辆车也还在转弯),以为完全安全,就直接转过去了,但考官显然应该觉得路权在那个上路的车,这就是属于那种一票否决的错误。她是有道理的。

不过我知道,现实中,大部分司机,应该都会跟我一样操作,因为这样是安全的,也似乎是合情理的,这也许的确是一个值得争议的案例。我稍微有些愤愤不平,还因为,我考试之前,眼睁睁见到同一个考官,监考的另一个亚洲面孔的女孩子,在头进停车的时候,没有打转向灯,而且前轮压到了网格黄线,但考官让她倒出去,又给了一次机会,她倒车的时候,也是没有打灯。我的教练甚至说,那个考生,甚至方向盘都握得不太稳呢。这个可能有点夸张。其实没必要跟别人比较。考不过,必然有自己的重要原因,只有自省,才能增大下一次可能性,否则就永远陷入怨天尤人的自制牢笼之中。

回想起来,目前已经历五个教练,除了邻居是经验不多的只有教练牌照的司机(他还教过他老婆),其他四个,都是专职教练。第一个是巴基斯坦移民,满嘴跑火车,态度吊儿郎当加上美式大牛皮的样子,十分不靠谱,只是在找遍了他家人车祸住院等等理由拖延后,给我安排了一次路上学习;第二个教练,也是巴基斯坦的,是那个牛皮教练介绍的,经验很足,起初两次还可以,但后来,就露出了过于精明的真面目,每次练习时间都不足,偷奸耍滑,最后还拖欠一小时路上学习至今未清偿;第三个教练,就是邻居了,他非常耐心友好,带我练习了一二十个小时,但他缺乏教授的经验,在倒车、平行停车、变线和转弯这些重难点上,不知道如何正确指导和纠正学徒;第四个教练,从普通话上来判断,应该是个福建人,年纪比我大不了几岁,但上课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暴露出极其暴躁的脾气,任何一点小问题,他都马上近乎暴跳如雷地用比较粗暴的语言和夸张的行动来纠正,让人极其不舒服,最后一次,我差点到了爆发的边缘,想质问他:“你也配做一个教练吗?你知不知道开车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耐心!你这么没耐心,还做什么驾驶教练?!”后来还是用我做教师的品性,压制住了我内心愤怒的野兽,耐着性子告诉他说:你看我做完一套动作再来纠正和指导我行不行?你这样搞得人很紧张,根本没法学。我这两句话,让他稍微冷静了下。幸好后来他说他没时间带我考试,又把我转给了现在这第五个教练。这个教练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教学技巧也不错,也很有耐心,这次虽然没考过,但我还是决定要跟他一起学习,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学生。

这几个教练,让我更加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当一个受人尊敬佩服的好老师,需要三个关键的东西:自身的业务知识、专业的教学方法,以及耐心负责的教学态度。三者缺乏任何一个,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生活的里子

生活如同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说的不错。

父亲大概年老昏聩了,自己不听劝阻,养了几条牛,还一定要拉着母亲整天伺候他,给他做饭洗衣服,而目前过去这些年因为心脏病和骨折在医院的时间,父亲也没有几天是在照顾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照顾他自己的他的牛,钱也大部分是我出的,但父亲今天居然说百分之九十都是他的功劳。我对他说,不,百分之一千都是你的功劳。他把家里存的几万块钱都拿走了。

也好,彻底划清界限也好。以后,互不相干了,听天由命。

母亲我还是要管的。她完全是受害者。

不知道父亲何以堕落和昏聩至此。以前会心如刀割,现在也渐趋麻木。毕竟麻木似乎会好受一点,心如刀割,不正是中了那些不在意和恨你的人的计谋了么。我对母亲,也是这样说的。

我得告诉我的几个姑姑父亲的行径,否则,她们以后也许不理解我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