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我的教育理想及“教科兴国”

以后,除了文学及文化社会研究作品,也打算开始系列地看一些英文的经典教育方面的作品,这也许是以后我的发展方向,小的话,对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教育经历,是个很好的反思与回顾;大一点来说,也许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起到作用;现实层面上,对自己的教学,也是更加负责人的,一定有所裨益,不至于将自己变成一个只是追逐金钱的教学机器,而是一个有比较深邃和系统思想的教育者——虽然不是那种继续在象牙塔求学读书走常规道路的人,但也当不坠青云之志,在文字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方面,不能落后于象牙塔里的学子、学者。

还有个较大的野心,以后如果做得好,也有机会的话,希望开办自己的中学甚至大学,做一个教育家,这也算是个长远规划。其实仔细想想,于一个国族而言,教育又何尝不是最重要的事业呢,康有为的上书、梁启超的奔走游历、鲁迅的弃医从文、孙逸仙的国家规划、甚至毛润之的思想改造和上山下乡,都是教育事业和教育行为,只不过,路子、方法、目的与效果/后果,各不相同罢了。

教育绝不是殊途同归的,教育也不是只靠宏大口号和金钱堆砌,就能奏效的,还需客观、科学、自由和人性为本的方法与理念导引,才能达到目的。西方的路德、达尔文、马克思-韦伯、培根、富兰克林、卢梭、孟德斯鸠、托尔斯泰、艾默生、索罗、杜威、惠特曼、波伏瓦、弗吉尼亚-伍尔夫、凯特-肖邦、居里夫人、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思想者(西人科学巨匠哪一个不是思想巨人?),无一不是广义或狭义的教育家,因为他们的言行作品,都对整个社会和无数个体的心灵、情感及行为,起到了润物无声或暴风骤雨式式的浸润或洗礼。

正是在这些人的思想沃土的基础上,才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科技革命,建树了巍然的现代人类文明大厦。也许,是时候将“科教兴国”的顺序颠倒一下,变成“教科兴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