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这两年在为是否要读博士犹豫不决。
一件事情如果使人们犹豫不决,往往是因为利弊难以权衡。在北美读一个文科的博士,全职的话,一般需要5-7年,这些年的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不说,即便顺利毕业,到时候的就业也是个问题,只有那些出身名校、且成果显著的博士,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而这样的博士,显然屈指可数。
多数的博士的出路,是继续读一个博士后,或者降低身价,去非学术的行业就业,也有去比较小的大专学院就业的,还有临时做一些合同工的讲师、助教的,不少选择都不是长久之计,饭碗有点危在旦夕的意思。
如果继续读博士后,并且后面有成果的话,再就业的几率会有所增加,但博士后一般需要再研读1-3年,也就是说,从博士开始,到博士后毕业,需要6-10年。对于二十来岁的人来说,再来十年不是个事儿,但如果到了三十四岁,接下来的十年,却可能是人生最后的质量比较高的十年,很多人做重大决定都会权衡再三。
无论从体力、还是脑力,四十岁左右的人与二十多岁的人比拼,都是不占优势的。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研究生说,TA2007年才小学毕业,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但实际上,现在的硕士研究生,也的确就是那个时候小学毕业。时代变化的速度,总是出乎意料的。
大概三周以前,一个在多伦多读硕士的同学发来一张图片,里面是我们当时在上海读硕士时候一个同学的博士毕业论文,这个同学在2009年初毕业之后,申请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原来听说是心理学,结果是教育学,去年刚毕业。也就是说,这位同学从2009年到2017年在美国读到了一个博士学位,整整8年。说是八年抗战,毫不为过。但还好,毕竟他读书的时候才二十五六,现在也不过三十三四岁,博士毕业,还算挺早的。
三十多岁的人如果再决定是否读博士,就思前虑后了,这也许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决心的问题,据说是否能成就大事,和年龄没关系,完全是心态定成败。还记得我们读书时的时候,有个头发花白的人住在隔壁,应该是在读博士,那时候我们都多少有些侧目,现在想来,那个人精神可佩。
现在正在读硕士的同学,笃信上帝,他最为我欣赏的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过虑,很多事情,他大概想想,就开始去做。比如他的读硕士,也是没有那么多顾虑的。他也算是上海名校重点专业的硕士毕业,但却不介意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从头开始,再在这北美的一个学校开始读教育硕士。学业的压力自然是大的,还有兼职工作、还有家庭,尤其是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他压力大的时候,说自己快要崩溃了,很想放弃。但终于挺了过来。
付出常常会有回报,他的好消息也在这个春天接踵而至。一开始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申请通过了,还提供了一些奖学金。昨天,他现在的学校也给了博士项目的职位,奖学金我估计也不是问题。他决定就在本校读了,虽然名气比哥伦比亚稍逊一点,但为家庭计,需要做些折中。
另一个朋友就没有那么的果断和踏实,有点觉得自己以前已经有了一个博士学位,不屑于在这边从硕士开始。甚至一开始觉得一般专业的博士,也有点不看在眼里,两年里申请了几个学校,但研修计划和申请准备工作,都显得意兴阑珊,不够上心。结果自然不理想。
上面那位同学说,他现在学院里,很有几位年纪不小的博士生,三十四的都有,有的有几个孩子,有的工作了几年,但还是有点坚韧不拔的意思,坚持来读博士。
那些报道说七八十还去读大学或者读博士的新闻,自然是耸人听闻的,即便是真的,也不具备参考价值,不少人甚至都活不到那个年龄。
但人们究竟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则是一定的么?显然不是。人们应该界定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而是否能干成,则与人们的信念强弱直接相关。
胡适先生说,我们今天生活的现状,都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的结果。改换一下说法,应该也行得通:我们明天生活的不惬意,也都是因为我们今天不够努力的结果。
年龄和任何因素一样,可以是牢笼,也可以只是一个心理概念。
一件事情如果使人们犹豫不决,往往是因为利弊难以权衡。在北美读一个文科的博士,全职的话,一般需要5-7年,这些年的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不说,即便顺利毕业,到时候的就业也是个问题,只有那些出身名校、且成果显著的博士,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而这样的博士,显然屈指可数。
多数的博士的出路,是继续读一个博士后,或者降低身价,去非学术的行业就业,也有去比较小的大专学院就业的,还有临时做一些合同工的讲师、助教的,不少选择都不是长久之计,饭碗有点危在旦夕的意思。
如果继续读博士后,并且后面有成果的话,再就业的几率会有所增加,但博士后一般需要再研读1-3年,也就是说,从博士开始,到博士后毕业,需要6-10年。对于二十来岁的人来说,再来十年不是个事儿,但如果到了三十四岁,接下来的十年,却可能是人生最后的质量比较高的十年,很多人做重大决定都会权衡再三。
无论从体力、还是脑力,四十岁左右的人与二十多岁的人比拼,都是不占优势的。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研究生说,TA2007年才小学毕业,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但实际上,现在的硕士研究生,也的确就是那个时候小学毕业。时代变化的速度,总是出乎意料的。
大概三周以前,一个在多伦多读硕士的同学发来一张图片,里面是我们当时在上海读硕士时候一个同学的博士毕业论文,这个同学在2009年初毕业之后,申请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原来听说是心理学,结果是教育学,去年刚毕业。也就是说,这位同学从2009年到2017年在美国读到了一个博士学位,整整8年。说是八年抗战,毫不为过。但还好,毕竟他读书的时候才二十五六,现在也不过三十三四岁,博士毕业,还算挺早的。
三十多岁的人如果再决定是否读博士,就思前虑后了,这也许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决心的问题,据说是否能成就大事,和年龄没关系,完全是心态定成败。还记得我们读书时的时候,有个头发花白的人住在隔壁,应该是在读博士,那时候我们都多少有些侧目,现在想来,那个人精神可佩。
现在正在读硕士的同学,笃信上帝,他最为我欣赏的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过虑,很多事情,他大概想想,就开始去做。比如他的读硕士,也是没有那么多顾虑的。他也算是上海名校重点专业的硕士毕业,但却不介意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从头开始,再在这北美的一个学校开始读教育硕士。学业的压力自然是大的,还有兼职工作、还有家庭,尤其是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他压力大的时候,说自己快要崩溃了,很想放弃。但终于挺了过来。
付出常常会有回报,他的好消息也在这个春天接踵而至。一开始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申请通过了,还提供了一些奖学金。昨天,他现在的学校也给了博士项目的职位,奖学金我估计也不是问题。他决定就在本校读了,虽然名气比哥伦比亚稍逊一点,但为家庭计,需要做些折中。
另一个朋友就没有那么的果断和踏实,有点觉得自己以前已经有了一个博士学位,不屑于在这边从硕士开始。甚至一开始觉得一般专业的博士,也有点不看在眼里,两年里申请了几个学校,但研修计划和申请准备工作,都显得意兴阑珊,不够上心。结果自然不理想。
上面那位同学说,他现在学院里,很有几位年纪不小的博士生,三十四的都有,有的有几个孩子,有的工作了几年,但还是有点坚韧不拔的意思,坚持来读博士。
那些报道说七八十还去读大学或者读博士的新闻,自然是耸人听闻的,即便是真的,也不具备参考价值,不少人甚至都活不到那个年龄。
但人们究竟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则是一定的么?显然不是。人们应该界定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而是否能干成,则与人们的信念强弱直接相关。
胡适先生说,我们今天生活的现状,都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的结果。改换一下说法,应该也行得通:我们明天生活的不惬意,也都是因为我们今天不够努力的结果。
年龄和任何因素一样,可以是牢笼,也可以只是一个心理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